《福楼拜文学书简》的原文摘录
-
浅薄的人,眼界有限的人,自大狂妄的人,要求每桩事情都有结论。……任何伟大的天才都不去下结论,任何伟大的著作都不去做结论。……生活是个永久的问题。民主不再是最后的诉求,正如奴役制、封建制不是最后的诉求一样。人类极目所见的天际,不是对岸,永远是天外还有天!所以寻求最好的宗教、最好的政府,是愚蠢的疯狂。对我说来,正在消亡的政府是最好的政府,因为正让位于另一个新政府……我讨厌一切义务的东西。一切法律、政府、规则,都是强制性的。……我喜欢荒漠,情愿回到非洲的贝都因人那里,因为他们是自由的。 (查看原文)
-
“普拉迪说我禿顶,并不真实!头发又长出来啦。只是最近三周,我那些可怜的头发像政治信念一样,纷纷散落。” (查看原文)
-
任何伟大的天才都不去下结论,任何伟大的著作都不去作结论。因为人类始终在前进,远没到做结论的时候,而且也没结论可做。荷马没做结论,莎士比亚、歌德、《圣经》,都没有做。
时下流行“社会问题”之说,我极反感。结论找到之日,世界的末日也就到了。生活是个永久的问题。历史也是,历史是不断把年数加上去。轮子转动时,您能数出有多少根辐条吗? (查看原文)
-
有像夫人这样充满同情的读者,我理应坦率。我的回答是:《包法利夫人》中没有一点真实的东西。全然是虚构的故事。没有掺入我的感情和境况。如有如真的感觉,那恰恰来自作品的客观性。我的原则,是不写自己。艺术家在作品中,犹如上帝在创世中,看不见摸不着却无比强大。其存在处处能感到,却无处能看到。
何况,艺术应超越个人的好恶和神经的敏感!此其时矣,应借助严格的方法,赋之以自然科学的精确! (查看原文)
-
福楼拜二十五岁,巧遇三十六岁的鲁伊丝·高莱。两次离异的女诗人很为自己被公认的才华而自豪。鲁伊丝丰姿艳韵,亮丽抢眼,大胆泼辣,藐视舆论。柯瓦塞的隐士,乡下来的新秀哪能顶得住这么一个尤物的引诱,尤见她作诗随兴而来,易同呼吸。终于,他被她的才华和玉体慑服了。床戏中,她又大胆又疯癫,使他刻骨铭心。但很快他就顶不住这种排山倒海般的性欲了,每每跟她蜂狂蝶浪之后,就赶紧逃回自己柯瓦塞的避风港。他越来越感到,他俩只有在床上是一致的,其余则截然相反:她视情爱和性爱不可分,而他则认定是两码事;她把两者置于一切之上,而他将其作为劳作之余的调剂;她坚持结婚养儿育女,要白头偕老,而他最恨成家生育,要单身终生;她渴望爱的大海风暴,而他期望爱的港湾宁静。他们太不一样了。而即使她吵闹越来越不像话,福楼拜仍对她情深意笃,真诚相待,维持长期而频繁的通讯,苦口婆心劝说维持现状。 (查看原文)
-
老是发愁有什么用!自己在自己面前应成为强者,这是成为强者的办法。更多的自豪感!那“男孩”更加大胆,您所缺乏的是“原则”,现在要知道的是什么“原则”。对于艺术家来说,只有一条原则:一切为了艺术作出牺牲。生命应当被认为是一种手段,如此而已。应当嘲笑的首先是自己。
…不要发愁。发愁是一种毛病。有人以发愁为乐,当忧愁过去之后,因为用了许多力气,你就会委顿。于是又后悔,但悔之已晚,请相信我这教主的经验。他已见识过种种荒唐事。
衷心拥抱您。 (查看原文)
-
“那些叙说已逝的爱情,讲述父母的坟墓,对先人虔诚的忆念,见到儿童说软话,见月落泪,朝着大海做沉思状,都是戏子!戏子!三陪的小丑!” (查看原文)
-
若想好好活,就别想去弄明白世间万物。人类就是这样。问题不是改变人类,而是认识人类。少想想自己。放弃迎刃而解的奢望。解决办法,存在于上帝胸中。唯上帝握有良策,但秘不示人。 (查看原文)
-
人的一生中,最光辉的一天并非是功成名就的那天,而是从悲叹与绝望中产生对人生的挑战,以勇敢迈向意志的那天。 (查看原文)
-
没有关系,我不怨天尤人。既不怪时代,也不怪国家。
使我愤怒的只有一件事,就是一般平民的愚不可及,他们的卑劣无知,以及他们的顺顸糊涂。总之,与其发怒,不如发笑。
…在现实生活的污泥浊水中,滑稽感倒是人生很好的支撑。 (查看原文)
-
依我看,这是一个典型的女人,有着女人的所有本能,是奏出女性全部感情的一支交响乐队。而聆听乐队演奏最好的位置,不是置身其中,而应坐在大厅的池座。 (查看原文)
-
我无法想到你,想到美好的回忆,而不掺杂你的痛苦…源自于爱,你竟恨起我来,至少你愿意这样。能略减你的痛苦,也就罢了…是谁的过错呢?既不是你,也不是我,或许是双方的错。你不想了解我,而我也许没理解你…但这毕竟是可悲的…可是啊,我已厌倦,不胜其烦,这样无能,决然不能给任何人快乐!使你幸福! (查看原文)
-
艺术上,要有狂热才能得艺术之精微。
写诗是理解外在对象之一法,是滤去杂质的特殊手段。这种手段,只改变物质的外观,内涵不变。如果大家都用这架望远镜去观看世界,那世界就会带上这架望远镜的色彩。
因此,作者表达感情的词语,必然同引起感情的事实相关。想做好一件事,这件事必须浸透你全身。
只有天生热爱自己的事业,经过长期业务训练,并顽强精进的人,才能达到高峰。 (查看原文)
-
正是因为愿望,我辈才有点价值。根据其欲望的大小,可以测得一个生灵的分量,正像一座教堂凭钟楼的高度可推断其规模。 (查看原文)
-
美学上讲匀称,生理学不如此。把生活浇铸出来,是否把生活理想化?管他,假如模子是青铜的呢?这已不无可观,求其成为青铜而已。 (查看原文)
-
不要过多去想幸福,那会引来魔鬼。幸福的观念,是魔鬼想出来,从而引得人类发疯。天堂的观念,比地狱的观念还要地狱。幸福美满的假设,比逃不过的挫折,更令人伤神,因为十全十美,是永远达不到的。幸亏想象不出何为美满,这点犹可有点安慰。 (查看原文)
-
艺术的首要价值和目标,是造成幻觉。感动常常因牺牲有诗意的细节才获致,这是另一回事,而且层次较低。我常为没价值的杂剧落泪,歌德从未使我泪光莹莹,有也是出于赞赏。 (查看原文)
-
当世人对人类的灵魂能不偏不倚,如同物理学研究物质一样客观,那就前进了一大步!这是人类超越自身的唯一办法。
做到这一点,自己的作品像面镜子,能清楚地看到纯粹的自我。人就像上帝一样,须从高处来评判自己。
是的,我认为这是可行的。也许像数学一样,只要找到种方法,可首先运用于艺术与宗教一一思想的两大表现形式。我这样设想:有了关于上帝的最初(尽管薄弱)观念,诗的最初感情随之产生(可能是很微弱的感情),并寻找其表现方式,很容易在孩子和蛮子身上找到。这是起点。这样已找到了关联。继续推演下去,考虑到气候、语言等因素,逐步逐步,可以升华到未来的艺术,上升到美的设定,上升到明确的现实性,上升到所有努力力争达到的理想典型。 (查看原文)
-
肖像画家只会画些蹩脚肖像,好的肖像,是思想家、创意者画出来的,他们才懂得再现。专业的狭隘,使他们失去了这专业的本来意义,将主次、布料与饰带混为一谈。一个伟大的石匠可以成为艺术家,正如十六世纪的金银匠是艺术家一样。但平庸渗透一切,连石头也变愚蠢,马路也变呆板。 (查看原文)
-
所有一切,都要通过努力才能得到。一切都得付出代价。蚌病成珠,风格也许就是更深刻的痛苦所诞育。艺术家的横空出世,一件艺术品的完成,不正如同翻越一座高山吗?艰苦的跋涉,不是需要坚强的意志吗?
开始,你仰望到一座高峰,在半空中晶亮闪光,高得令人生畏;正因其高,引你去攀登。你出发吧。走到一片台地,发觉山峰更高,天际退得更远,沿着峭壁走去,感到头昏目眩,泄气乏力。天寒地冻,高山地区永无止休的风暴把你的衣服刮成最后一片布。立脚跟地尽失,目标像永达不到。现在会感到自己有多累,看到皮肤皲裂不胜恐骇,这时只存一个念头:更往高爬,结束这一切,直到死。天边时不时吹来一阵风,吹开无尽止的美不胜收的前景,令你目昡神迷!往下看,万尺之下渺焉众人,一阵仙风吹进你壮健的肺部,自视似同伟岸巨人,全世界做了你的底座。渐渐地,一个人孤独中暗自掉泪。全不当回事!在雪山里,在欲望的纯洁痛苦中死去好了,而不忘把险朝向朝阳! (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