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自亚克兴之战至元首制之建立
第二章 元首制
第三章 “元首”与元老院共治之政府
第四章 奥古斯都之家庭及其建立朝代之计划
第五章 奥古斯都对罗马与意大利之统治、军队之组织
第六章 奥古斯都统治下之行省:西方诸省
第七章 诸省行政(续):东方诸省及埃及
第八章 罗马与安息、阿拉伯、埃塞俄比亚
第九章 日耳曼之得与失、奥古斯都之死
第十章 奥古斯都统治下之罗马及其建筑
第十一章 奥古斯都时期之文学
第十二章 提比略时期之元首制
第十三章 提比略时期之元首制(续)
第十四章 盖乌斯之统治(37—41年)
第十五章 克劳狄之统治(41—54年)
第十六章 不列颠之征服
第十七章 尼禄之元首制(54—68年)
第十八章 克劳狄及尼禄统治时期对亚美尼亚之战争
第十九章 加尔巴之统治,四帝之年(68—69年)
第二十章 日耳曼及犹太之叛变
第二十一章 弗拉维朝诸帝:韦伯芗、提图斯及图密善(69—96年)
第二十二章 弗拉维朝之不列颠及日耳曼、达契亚战争
第二十三章 涅尔瓦与图拉真、达契亚之征服
第二十四章 图拉真时期之元首制(续)、东方之征服与行政
第二十五章 自提比略去世至图拉真时代之文学
第二十六章 哈德良之元首制(117—138年)
第二十七章 安东尼·皮乌斯之元首制(138—161年)
第二十八章 马尔库斯·奥里略之元首统治(161—180年)
第二十九章 哈德良及安东尼王朝之文学
第三十章 帝国时期之罗马世界:政治、哲学、宗教及艺术
第三十一章 罗马之生活及习俗
索引
后记
附识
整理《罗马史》感言
· · · · · · (
收起)
6 有用 宸之 2024-05-17 13:04:32 上海
译笔古雅,读来甚为清新。伯里曾为吉本巨著做注,此书亦可视作《衰亡史》之前传,加之蒙森的《罗马史》,两千年之罗马史,庶几备矣。伯里为一严谨史家,文笔虽好却无意夸饰,于人物性格、宫闱秘事特为避出,故而读起来不够生动,稍显教科书气。至于史论,伯里反对传统的道德评价,于塔西陀颇为不满,其论及帝王心术、帝制与元老院之纠葛,行政建制与财政危机等,言简意赅,诚为巨手。至于罗马日常风俗,引尤维纳尔未免多了些。
1 有用 鸿渐 2024-06-14 21:37:16 北京
有些地方有些太想当然了,有史料价值,但分析范式太陈旧,大抵可以说是时代产物。
1 有用 甜点甜点甜 2024-05-24 22:14:18 山西
太老了吧......
0 有用 尤大木 2024-05-24 21:32:44 重庆
文字优美典雅,读起来总有种民国时代感。伯里教授深耕政治史,以元首专制发展为脉络呈现自奥古斯都至奥勒留这两百余年间罗马帝国之兴衰变迁,其对于元首“宪法”权力的探讨、行省制度之演进对我可谓大有裨益。更难能可贵的是,伯里对史料之运用极具批判意识,不拘泥于文字内容,而是高瞻远瞩审视历史,其对提比略、图密善之“翻案”,对奥勒留之批评,对图拉真之叹息皆令人动容。只可惜本书缺乏可对照的地图,使行省与军团部署之变... 文字优美典雅,读起来总有种民国时代感。伯里教授深耕政治史,以元首专制发展为脉络呈现自奥古斯都至奥勒留这两百余年间罗马帝国之兴衰变迁,其对于元首“宪法”权力的探讨、行省制度之演进对我可谓大有裨益。更难能可贵的是,伯里对史料之运用极具批判意识,不拘泥于文字内容,而是高瞻远瞩审视历史,其对提比略、图密善之“翻案”,对奥勒留之批评,对图拉真之叹息皆令人动容。只可惜本书缺乏可对照的地图,使行省与军团部署之变化难有直观性的反映;对古罗马史籍极为依赖,造成头重脚轻之问题——五贤帝时代百年篇幅竟不及尤利乌斯—克劳狄乌斯王朝与弗拉维王朝的一半,前者却又是我想要去进一步了解的历史时期。毋宁说世间之遗憾来自于绝大部分史料均已遗失,致使该时代仍晦暗不明,难以窥得全貌。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