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日本芥川奖得主圆城塔处女作。
★菲利普•迪克奖特别奖项获奖作品。
★每一个故事的缝隙都隐藏着无数的故事,一本拒绝99%读者的烧脑杰作。
然后在某一天,在阶梯的极限之高处,有庄严的声音宣布:真理即42。
——圆城塔
————————————
喜爱的姑娘“发疯”开枪乱打,因为她脑子里有一颗来自未来的子弹。
家里的阁楼上发现了一个神秘的黑箱,打开它可能需要宇宙终结的时间。
某天醒来,发现居住的村庄所有的东西都在自我复制。
祖母去世后,她的房子下发现了22个弗洛伊德,它们该当作什么垃圾处理?
……
————————————
20个短篇故事,以交错的情节讲述了一个时间线突然混乱的世界。从身边之物到具有超级运算能力的巨型智慧,每一个都沦陷在时间崩塌的时空里。这一切将以何种方式运转下去?又最终以何种方式恢复正常?想象力不可抵达的地方,正是所有故事的起点。
———...
★日本芥川奖得主圆城塔处女作。
★菲利普•迪克奖特别奖项获奖作品。
★每一个故事的缝隙都隐藏着无数的故事,一本拒绝99%读者的烧脑杰作。
然后在某一天,在阶梯的极限之高处,有庄严的声音宣布:真理即42。
——圆城塔
————————————
喜爱的姑娘“发疯”开枪乱打,因为她脑子里有一颗来自未来的子弹。
家里的阁楼上发现了一个神秘的黑箱,打开它可能需要宇宙终结的时间。
某天醒来,发现居住的村庄所有的东西都在自我复制。
祖母去世后,她的房子下发现了22个弗洛伊德,它们该当作什么垃圾处理?
……
————————————
20个短篇故事,以交错的情节讲述了一个时间线突然混乱的世界。从身边之物到具有超级运算能力的巨型智慧,每一个都沦陷在时间崩塌的时空里。这一切将以何种方式运转下去?又最终以何种方式恢复正常?想象力不可抵达的地方,正是所有故事的起点。
————————————
名家推荐:
圆城塔的小说常常能唤起我日常的恐惧:我所看见的世界也许是最不真实的世界。
——韩松
在时间迷失的宇宙里,圆城塔为我们重新创造了一个充满想象力的世界。
——王晋康
阅读这本书太费脑了,但获得的阅读快感也是从未有过的。
——陈楸帆
阅读圆城塔的小说就像是攻略“黑暗之魂”系列。大脑在不断“受死”却又乐在其中。
——陆秋槎
在下不喝酒不练剑不打游戏读了三天三夜也没读懂,但就是读得爽,立刻推荐一千个人立刻!
——梁清散
自指引擎的创作者
· · · · · ·
作者简介 · · · · · ·
圆城塔 日本作家。2012年凭《滑稽师之蝶》获得第146届芥川奖。
目录 · · · · · ·
第一部:Nearside
1. Bullet
2. BOX
3. A to Z Theory
4. Ground 256
5. Event
6. Tome
7. Bobby-Socks
8. Travelling
9. Freud
10. Daemon
跋:Self-Reference ENGINE
20. Return
19. Echo
18. Disappear
17. Infinity
16. Sacra
15. Yedo
14. Coming Soon
13. Japanese
12. Bomb
11. Contact
第二部:Farside
#第二部的目录是倒置的,原书如此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所有宇宙的运算本身构成了更高的巨型运算,这是人类目前倡导的宇宙论。巨型智慧们一开始没有理睬这一意见,不过如今也开始将之视为某种真相的一鳞半爪。 整理一下吧:地球的巨型智慧,通过将自己与自然现象同化,获得了终极的运算速度,然后某种智慧通过将那些终极的运算速度进一步组合,获得了更加超绝的运算速度。 说实话,基于从前应该存在的常识考虑,计算机与自然现象的同一化是可能的吗?巨型智慧们声称自己做的就是那样的事,但它们一来完全没有预见到事件的发生,而且之后也承认对于原因毫无头绪。 如果是这样,那么自然也应该注意到,搞出那种胡闹的并不是计算机,而是想要组成更为高速的计算过程的某种智慧。它将自然用作计算,然后将自然分割成复数部分,组成平行运算。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5. Event -
处理间隔不能做到无限小,无限高速的计算就不可能实现。然而间隔变得无限小,所有步骤也就成为一体了。虽然微分运算确实是那类操作中的一种,但所谓微分实际也是速度本身。 如果存在没有步骤的算法,那么它在某种意义上就是速度无限的计算。但是那样的东西既无法按次序追踪,而且也不能再称之为计算了吧。最快的算法也是算法,因此,必须有着大于0的有限的最小步骤间隔。 所以,追求计算速度,将粒子的微型化推进到极限的人类与电子大脑们,尽管获得了量子计算这一强大的武器,但还是没能跳出算法这一框架。人类可以将现有的算法通过并行处理实现高速化,但依然存在界限。 除非考虑一种不存在计算过程的计算。 “然而,那样的过程是存在的。” 带着孩子般的天真如此宣布的,是当时号称最大规模的电子大脑,神父C。 “自然现象正是那样的计算。此时此刻,那样的计算依然在运行着。”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5. Event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自指引擎"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自指引擎"的人也喜欢 · · · · · ·
自指引擎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9 条 )
> 更多书评 29篇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4 )
-
Haikasoru (2013)暂无评分 5人读过
-
早川書房 (2010)暂无评分 6人读过
-
早川書房 (2007)暂无评分 4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汉译日本文学编年 (Shinya)
- 文案或策划或媒体或营销或商业或设计 (蓝蓝的紫)
- 37°暖书单(二) (37°暖)
- ①这列火车载满了书籍,将在夜晚途经你梦里⋯⋯ (Z)
- 这几本有点意思 (Endler)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自指引擎的评论:
feed: rss 2.0
29 有用 Ninja Gaiden 2019-09-28 02:00:42
(95/100)年度非推理类的最佳,直接打了我上周五的脸,“自指引擎”堪称“科幻中的科幻”,“硬核中的硬核”“烧脑中的烧脑”,起初很是怀疑各大作家的评价,然后看完整本书,才能感受到他们口中所说的脑袋受难同时享受烧脑的感觉。一共20个短篇故事,或是意识流,或是拟人化,或是脑洞大开的科幻推理,或是宏观科幻,或是时间旅行,或是时间错乱的时空,或是数理逻辑,或是时间束物理学,正所谓包罗万象,应有尽有,22... (95/100)年度非推理类的最佳,直接打了我上周五的脸,“自指引擎”堪称“科幻中的科幻”,“硬核中的硬核”“烧脑中的烧脑”,起初很是怀疑各大作家的评价,然后看完整本书,才能感受到他们口中所说的脑袋受难同时享受烧脑的感觉。一共20个短篇故事,或是意识流,或是拟人化,或是脑洞大开的科幻推理,或是宏观科幻,或是时间旅行,或是时间错乱的时空,或是数理逻辑,或是时间束物理学,正所谓包罗万象,应有尽有,22篇短篇带来的爽快烧脑体验绝对不亚于看过一百篇科幻,甚至一千篇科幻。当然烧脑归烧脑,该看不懂还是仍然看不懂,之后打算写一篇长评论详细每个故事大概情节,和解读部分情节。最后就是,建议科幻迷和推理迷都可以尝试下本书,解读这本书非常有意思,但如果之前没怎么看过科幻的话,这本书绝对是百分之百的新手劝退书。 (展开)
17 有用 郝赫 2019-12-07 22:38:38
难以想象现在科幻书的宣传要用读不懂做噱头。故事真的不算好看,而且好好的短篇集非要串起来,其中几篇明显能感觉到是为了串故事而后写的。最好的几篇分别是子弹、箱子、a到z理论、256和无限。不过如果换成伊恩麦克尤恩或者欧茨来写,肯定会更有趣……20篇就五篇不错,四舍五入,2颗星。
20 有用 小青年 2020-03-02 23:15:23
这种书写如果归到别的类型,我可能不好意思评价,但要跟我说这是科幻小说我就要骂人了,小说最基本需要有故事,有情节吧,这种支离破碎般像猴子在键盘上敲出来的东西(可能作者又补了一些科普书上摘抄下来的内容),最近几年看过几本,特别适合装逼犯阅读,尤其更适合装文艺逼范儿的(不是特指豆瓣用户),当然这种类型的人可能也不是故意的,只是脑回路和我不一样。ps刚才看了一下下方评论,这本书获奖的原因竟然是评委都觉得没... 这种书写如果归到别的类型,我可能不好意思评价,但要跟我说这是科幻小说我就要骂人了,小说最基本需要有故事,有情节吧,这种支离破碎般像猴子在键盘上敲出来的东西(可能作者又补了一些科普书上摘抄下来的内容),最近几年看过几本,特别适合装逼犯阅读,尤其更适合装文艺逼范儿的(不是特指豆瓣用户),当然这种类型的人可能也不是故意的,只是脑回路和我不一样。ps刚才看了一下下方评论,这本书获奖的原因竟然是评委都觉得没看懂,这已经不是小说了,这个奖本身已经成为一个行为艺术,bullshit (展开)
18 有用 迟与缓 2019-10-11 22:39:20
看了一周终于看完了。虽然基本没看懂脑壳却像超负荷一样宕机了。前几篇很有趣,像诗一般又美又玄,后面越来越迷(知识盲区),读到一半才恍然这是本非线性连作短篇集。这位老师文字十分奇妙,形容不来,尤其是那比喻式的吐槽。「众所周知的现象是:女孩子不需要花费多大力气,就能穿越时间。」「这种箱子里面也不会装什么新鲜东西,大抵都是老一套。宇宙的终结啊,绝望啊,最后的希望啊,诸如此类。要不就是放了一张纸,上面写着:... 看了一周终于看完了。虽然基本没看懂脑壳却像超负荷一样宕机了。前几篇很有趣,像诗一般又美又玄,后面越来越迷(知识盲区),读到一半才恍然这是本非线性连作短篇集。这位老师文字十分奇妙,形容不来,尤其是那比喻式的吐槽。「众所周知的现象是:女孩子不需要花费多大力气,就能穿越时间。」「这种箱子里面也不会装什么新鲜东西,大抵都是老一套。宇宙的终结啊,绝望啊,最后的希望啊,诸如此类。要不就是放了一张纸,上面写着:您辛苦了,挑战下个箱子吧。总之不会是好东西。想不到还有什么东西能让人积极去打开箱子。既不能马上让你知道,但又不得不交给你,那就把它封好传给你吧。要开箱子就得花时间。箱子开了,时间也到了,这样最好。」「要打开的不是这个箱子,而是你周围把你封在里面的箱子。」如果出本这类画风的随笔我大概会看得很开心。 (展开)
40 有用 LM 2020-03-13 08:02:57
我觉得打四星五星的都是皇帝的新衣里的大臣,没看懂还要叫好。作者去看看精神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