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
第十二届文津图书奖、2016中国好书奖得主苏泓月全新力作
以文释诗、以物造境
以98篇词清句丽、融合考古训诂的精致小文,近300幅全彩文物图片,再现五代前蜀王宫禁苑宣华苑里鲜为人知的绮丽与繁华
……………………
◎ 编辑推荐
★ 聚焦承唐启宋的美学高峰。西蜀花蕊夫人以顺圣皇太后之尊,写就近百首写实风格的宫词,多角度记录了其夫前蜀开国皇帝王建时期已有,其子前蜀后主王衍时期扩建的蜀王宫宣华苑之生活百态,是了解晚唐五代宫廷文化的珍贵文化遗产。
★ 重构前蜀宫苑的繁华胜景。苏泓月以翔实考据、细腻文笔、灵动诗心,重新考证《花蕊夫人宫词》各家版本,辨析其人真身,破解字句之中隐匿的皇家秘密,再现中国艺术史上无与伦比的五代风华。
★ 装帧典雅隽秀,可堪玩味。方脊软精。封面拼接大红草麻纸与白色雅络纸,烫印双凤团花纹、比翼飞鸟。这些纹样皆出自成都永陵王建墓中宝盝...
★★★
第十二届文津图书奖、2016中国好书奖得主苏泓月全新力作
以文释诗、以物造境
以98篇词清句丽、融合考古训诂的精致小文,近300幅全彩文物图片,再现五代前蜀王宫禁苑宣华苑里鲜为人知的绮丽与繁华
……………………
◎ 编辑推荐
★ 聚焦承唐启宋的美学高峰。西蜀花蕊夫人以顺圣皇太后之尊,写就近百首写实风格的宫词,多角度记录了其夫前蜀开国皇帝王建时期已有,其子前蜀后主王衍时期扩建的蜀王宫宣华苑之生活百态,是了解晚唐五代宫廷文化的珍贵文化遗产。
★ 重构前蜀宫苑的繁华胜景。苏泓月以翔实考据、细腻文笔、灵动诗心,重新考证《花蕊夫人宫词》各家版本,辨析其人真身,破解字句之中隐匿的皇家秘密,再现中国艺术史上无与伦比的五代风华。
★ 装帧典雅隽秀,可堪玩味。方脊软精。封面拼接大红草麻纸与白色雅络纸,烫印双凤团花纹、比翼飞鸟。这些纹样皆出自成都永陵王建墓中宝盝。吉光片羽与宫墙朱红,共同定格一瞬盛景。
……………………
◎ 内容简介
晚唐五代,是中国美学上的高峰,承唐启宋的美学积淀不可忽视。《花蕊夫人宫词》 正是诞生于这样一个文学与艺术臻于至境的时代。花蕊夫人以太后之尊,写就近百首写实风格的宫词,完整地记录了蜀宫宣华苑繁华生活的千姿百态,是一笔灿烂丰富的文化遗产。
《宣华录:花蕊夫人宫词中的晚唐五代》 将《花蕊夫人宫词》原有刊刻顺序打乱,依宫词中涉及内容,细分为十二卷:宫阙楼台、绣陌交通、良工巧物、花果栽植、宴饮行乐、应时饮馔、四时嘉节、闲情逸趣、骑马射猎、歌台舞榭、谪仙冠裳、宫人日常。全书以文释诗、以物造境,以98篇词清句丽、融合考古训诂的精致小文,辅以近300幅来自同时期墓葬出土文物的图片,重新注解98首花蕊夫人宫词中蜀宫如迷楼般的繁艳胜景,再现晚唐五代时蜀宫宣华苑之中鲜为人知的绮丽与繁华。
宣华录的创作者
· · · · · ·
作者简介 · · · · · ·
苏泓月,金陵人,学者、作家,现居北京。苏泓月著有传记《李叔同》、中国古代音乐名物考《古乐之美》、长篇小说《盗国》。苏泓月是第十二届文津图书奖、2016年度中国好书奖得主。
目录 · · · · · ·
一些扑朔迷离——花蕊夫人宫词之真本数目
渐渐云开雾散——花蕊夫人宫词之断代问题
风月繁华之盛——花蕊夫人宫词之皇家迷楼
卷一 宫阙楼台 三十六宫连内苑,太平天子住崑山
卷二 绣陌交通 翠辇每从城畔出,内人相次立池边
· · · · · · (更多)
一些扑朔迷离——花蕊夫人宫词之真本数目
渐渐云开雾散——花蕊夫人宫词之断代问题
风月繁华之盛——花蕊夫人宫词之皇家迷楼
卷一 宫阙楼台 三十六宫连内苑,太平天子住崑山
卷二 绣陌交通 翠辇每从城畔出,内人相次立池边
卷三 良工巧物 青锦地衣红绣毯,尽铺龙脑郁金香
卷四 花果栽植 未到末春缘地暖,数般颜色一时开
卷五 宴饮行乐 昭仪侍宴足精神,玉烛抽看记饮巡
卷六 应时饮馔 酒库新修近水傍,泼醅初熟五云浆
卷七 四时嘉节 法云寺里中元节,又是官家诞降辰
卷八 闲情逸趣 独自凭阑无一事,水风凉处读文书
卷九 骑马射猎 预排白兔兼苍狗,等候君王按鹘来
卷十 歌台舞榭 夜夜月明花树底,傍池长有按歌声
卷十一 谪仙冠裳 会仙观内玉清坛,新点宫人作女冠
卷十二 宫人日常 六宫官职总新除,宫女安排入画图
跋 宣华阆苑,红楼月明
附录一 花蕊夫人宫词全录
附录二 参考文献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1、唐亡之后,朱温篡位,国号大梁;王建遂在成都称帝,国号大暑,史称前蜀,时是唐哀帝天佑四年,五代十国帷幕就此拉开。 1、五云者,青、白、赤、黑、黄五色祥云也,凡楼高入云有仙家气派,古人好称“五云楼”。 2、前蜀光天元年六月,王建驾崩,年仅十八岁的王衍成为前蜀后主,衍字化源,本“宗”字辈排名王宗衍,即位后去“宗”字。他在王建的儿子中排名第十一,年龄最小,一度不被父亲看重。……P12 3、极繁盛的景象背后,总隐藏着强烈的不安。正因为如此,后人才会从各个朝代的传世画迹中看见前任当时的心境,瞬息而过的胜景,一朝留驻纸娟,便千秋万代。春风温暖又无情,“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朝代更迭,江山不改,只有绘事叙事者的彩笔,才使那年那时的春风,变成唯一,变成私有。 4、殷商始,古人认为黄是大地之色,吉金之色、祭牲之毛色,西周至战国,古人将五色与五行对应,黄对应土,战国末期纵横家邹衍又以五行生克推出五德之运,谓之“五德终始说”,被秦始皇接纳,与秦帝国的国运相联系,用水德,色尚黑。以此推演,到了唐代,国运取土德,色尚黄。隋代上至天子,下至庶人,均可穿黄袍。初唐时各类黄色皆可用,唐玄宗天宝年间,礼仪使太常卿韦縚奏请圣上将乘舆案褥、床褥、床帏用色从原来的紫,改成和御袍一致的赤黄。到了唐末,许多史料表明此条不能绝对执行,只能明禁九品之上严格遵守章服用色:紫、朱、绿、青,九品之外诸如流外官、庶民、部曲、客女、奴婢服黄、白,这是一种成本很低的淡黄。但赭黄之色,不能僭越。 5、花蕊夫人的笔端,概不记述琐杂心事,人世间种种勾连,落到纸面只有片段美景。诸如伤春、恼夏、悲秋、忧冬,一般诗人应有的闲愁与闲情,思绪流动中的点滴杯水波澜,在她眼中,统统不见。有的是“拼将一生休,尽君一日欢”的洒脱,反倒不是麻醉,而是一种慷慨,明白生命实际是不能操控的。 6、《红楼梦图咏》元春的画面只是一个背影,她坐在椅上,面对... (查看原文) —— 引自第77页 -
他曾命人以五彩丝绸数万段,结成如梦似幻的彩山,又在“山”上结各式宫殿亭台,乍看与真实建筑无异。再在彩山前立一彩亭,亭中摆好金银打制的各样餐具和炊具,差御厨在里面烹制美食,自己则站在彩山上的楼阁中,凭栏观望。这样,不一定春夏,秋冬两季也有光艳“山景”观赏,身处镜花水月般的虚空幻境,满目绚华。更有甚者,在彩山前引水造渠,水路直通蜀王宫,贪玩的少年天子要么在彩山上不分昼夜狂饮,要么乘醉踏上白居易诗中提到的那种雕绘龙首的画船,碧波中慢慢向宫里游荡,随侍的宫人则乘短小简便的画船,执上千条蜡烛为他照明。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卷二 绣陌交通 翠辇每从城畔出,内人相次立池边
> 全部原文摘录
宣华录的书评 · · · · · · ( 全部 88 条 )
> 更多书评 88篇
论坛 · · · · · ·
唐诗《宫词百首》(录四)鉴赏 | 来自saturnus醉倒在月光下 | 2023-09-06 15:13:37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豆瓣五星图书【古典文学】 (爱玛·包法利)
- 2018待购新书 (看闲书)
- 唐代研究 (阿圆)
- 联合低音全家福 (联合低音)
- 【新书过眼录·中国大陆】2019 (普照)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宣华录的评论:
feed: rss 2.0
3 有用 怡晨 2019-01-11 23:30:57
想不到:真实历史中的宫廷生活也可以是这样热烈欢腾浪漫,繁花迷人眼,浓香熏人醉,流光溢彩,风华绝代的盛世狂欢。特别是“翻牌子”一事,可以有另一种很有趣的方式。
3 有用 🔥🔥 2019-02-20 21:53:50
贺忠博士论文《唐王建《宫词》笺证》,可以对照读。这本宣华录词藻富丽,但遣词造句短促,又时有重复,感觉吊着一口气,来来回回,王衍那句“者边走,那边走,总是寻花柳”都背下来了…
22 有用 莫克夏 2018-07-20 14:34:23
一直希望书架上能有一本美好的《花蕊夫人宫词》。翻开书,就好像进入到一段从未经历过的往事之中。宣华苑里,摩诃池畔,海棠花瓣扑面而来。
2 有用 七月杉 2019-03-24 23:27:44
“旧时衣服尽云霞,不到迎仙不是家。今日楼台浑不识,只馀古木记宣华。”宫词中并无多少悲喜情感,只是记录下那些年宣华苑中,花开月升的种种旧事。文本精读很细腻,古画、文物图片的穿插加强了可读性。书壳的朱红色设计仿若宫墙,挺喜欢这本的纸张,四百多页但却一点也不重。 19.16✔ 谢兔叔@zkidult 借阅~
21 有用 刀叢中的小詩 2019-03-21 23:08:27
有时我会特别特别想念成都,却又特别嫌弃它现在的样子,尤以旧城整改后为甚,连人都不是那么有趣了。除了忠臣和名士之外,我怀念的还有文君、薛涛、大小花蕊夫人等等,今读《宣华录》,就像是和一位无比靓丽的女子恋爱一般,不忍多读,那些美好的情感,随暖风迟迟,随春水绵绵。成都,自从蜀汉英气泯灭,尤以晚唐、五代前后蜀时最为艳绝。满城的芙蓉花,美少年一样耽于逸乐,一起虚度着那时光——四时清和,半枕南柯。我以花写你的... 有时我会特别特别想念成都,却又特别嫌弃它现在的样子,尤以旧城整改后为甚,连人都不是那么有趣了。除了忠臣和名士之外,我怀念的还有文君、薛涛、大小花蕊夫人等等,今读《宣华录》,就像是和一位无比靓丽的女子恋爱一般,不忍多读,那些美好的情感,随暖风迟迟,随春水绵绵。成都,自从蜀汉英气泯灭,尤以晚唐、五代前后蜀时最为艳绝。满城的芙蓉花,美少年一样耽于逸乐,一起虚度着那时光——四时清和,半枕南柯。我以花写你的名姓,锦里,摩诃池,百花潭,浣花溪,一溪的芙蓉水,而我独爱那逸乐。自那以后,成都的海棠花再也没有香的。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