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中国人的精神内核是君子之道,表现在中国人身上,是一种分寸与体面。晚清以来,国人对传统文化产生了集体性的谴责心理,认为是国家落后的主因。受过西式精英教育的辜鸿铭却旗帜鲜明地反对全盘西化,呼吁“把东西方的长处结合在一起,从而清除东西界限”。
《中国人的精神》是系统反映辜鸿铭 思想的一部作品,1915年发表于北京,用英文写成,旨在对外展示中国文明的价值,呼吁保护和发扬传统文化。1915年,欧洲在一战的泥潭中越陷越深,西方人几百年来第一次对自身文化产生集体性的反思。辜鸿铭旁征博引,以歌德、卡莱尔和阿诺德的思想为对照,向西方阐释古典儒学的精神内核。
有了百年的历史纵深,今天我们或许能从这本书里读到中国人曾有的,也是应有的样子。本版以1915年初版为底本全译新译,附英文演讲稿节选。
中国人的精神的创作者
· · · · · ·
作者简介 · · · · · ·
辜鸿铭(1857-1928),学者,翻译家。祖籍福建同安,出生于英属槟榔屿的华侨世家。少年游学欧洲,英、法、德语功底深湛。而立之年归国,任张之洞幕僚十七年。民国初年任北大教授,晚年赴日本讲学,病逝于北京。辜鸿铭早年接受传统西式精英教育,归国后却迅速服膺于孔孟儒学,五四以前长期在西方媒体上发声,维护国家形象和传统文化。1915年《中国人的精神》出版后,辜氏受到西方思想界的广泛推崇,被誉为东方哲学的两位代表人物之一,与泰戈尔齐名。
李静,生于1982年,译者,出版人。外交学院经济学学士、法学硕士。工作曾辗转于北京、巴西和俄罗斯,现旅居美国。
目录 · · · · · ·
序言
导论:良民宗教
中国人的精神
中国的女性
中国的语言
约翰·史密斯在中国
大汉学家
汉学(一)
汉学(二)
暴民崇拜教或战争与出路
附录:《中国人的精神》英文演讲稿(节选)
· · · · · · (收起)
导论:良民宗教
中国人的精神
中国的女性
中国的语言
约翰·史密斯在中国
大汉学家
汉学(一)
汉学(二)
暴民崇拜教或战争与出路
附录:《中国人的精神》英文演讲稿(节选)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那么什么又是中国妇道中的"三从"呢?所谓"三从",实际上指的是三种无私的牺牲或"为他人而活"。也就是说,当她尚未婚配时,要为她父亲活着(在家从父),当她结婚后,要为其丈夫活着(出嫁从夫),而当她成为寡妇时,又必须为孩子活着(夫死从子)。事实上,在中国,一个妇人的主要生活目标,不是为她自己而活,或者为社会而活;不是去做什么改良者或者什么女性感情会的会长;甚至不是去做什么圣徒或给世界行善;在中国,一个妇人的主要生活目标就是做一个好女儿,一个好妻子和一个好母亲。我的朋友一个外国太太曾写信问我,中国人是否真的像穆斯林一样,相信妇人是没有灵魂的?我回信告诉她说,我们中国人并不认为妇女没有灵魂,我们只是认为一个妇人--位真正的中国妇人是没有自我的。 ——辜鸿铭《中国人的精神》 (查看原文) —— 引自第60页 -
事实上,要懂的真正的中国人和中国文明,那个人必须是深沉的、博大的和淳朴的。因为中国人的性格和中国文明的特征,正是深沉、博大和淳朴(deep, broad, simple)。 在此,我可以指出,美国人发现要想理解真正的中国人和中国文明是困难的,因为美国人,一般说来,他们博大、淳朴,但不深沉。英国人也无法懂得真正的中国人和中国文明,因为英国人一般说来深沉、淳朴,却不博大。德国人也不能理解真正的中国人和中国文明,因为德国人特别是受过教育的德国人,一般说来深沉、博大,却不淳朴。在我看来,似乎只有法国人最能理解真正的中国人和中国文明。固然,法国人既没有德国人天然的深沉,也不如美国人心胸博大和英国人心地淳朴——但是法国人,法国人民却拥有一种非凡的、为上述诸民族通常说来所缺乏的精神特质,那就是“灵敏” (delicacy)。这种灵敏对于认识中国人和中国文明是至关重要的。为此,中国入和中国文明的特征,除了我上面提到过的那三种之外,还应补上一条,而且是最重要的一条,那就是灵敏。这种灵敏的程度无以复加,恐怕只有在古代希腊及其文明中可望得到,在其他任何别的地方都概莫能见。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4页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中国人的精神"的人也喜欢 · · · · · ·
-
- 别让身边朋友害了你 5.9
-
- 青春里那些隐秘而伟大的小事 7.6
-
- 虚空粉碎 9.6
-
- 凯叔选给孩子的99首词 6.8
-
- 在时代的痛点,沉默 8.2
-
- 倾一城烟花,伴一世清欢 6.7
-
- 交对人 做对事 8.4
-
- 胡适文选(精装珍藏版) 8.3
-
- 刺猬进村 7.8
中国人的精神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25 条 )


哀诉之音成绝响,世间不见辜鸿铭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哀诉之音成绝响,世间不见辜鸿铭 记东方喻义,西方喻利 要懂得真正的中国人和中国文明,那个人必须是深沉的、博大的和淳朴的。因为中国人性格和中国文明的三大特征,正是深沉、博大和淳朴。 ——辜鸿铭 在近代中国,... (展开)论坛 · · · · · ·
对于这个问题没人讨论一下? | 来自溪川上 | 2020-03-02 10:36:49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36 )
-
General Books LLC (2010)7.9分 98人读过
-
上海三联书店 (2010)7.6分 2415人读过
-
海南出版社 (1996年04月)8.0分 1677人读过
-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20)7.3分 701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495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中国人的精神的评论:
feed: rss 2.0
2 有用 Summum Bonum🍀 2020-04-05 18:13:54
和现在那些提倡复兴国学的人简直一样的口吻😓女性一章看完真的满肚子都是气😡做不了“良民”也没有勇气做“暴民”,那我还是做“公民”吧😳
13 有用 pluviophile 2020-08-14 18:13:17
很多章节已经过时甚至不合时宜,但The spirit of Chinese people里对中国人性格以及究其原因对孔子学说的讨论甚觉精准,引人深思。 书里写中国人与中国文明的性格是“深沉、博大、淳朴以外,还必须加上灵敏”,并且“由衷地告诫欧洲人和美国人,不要毁掉这笔宝贵的文明财富;不要像现在这样,试图以新学改变和腐化真正的中国人”,非常惭愧,百年以后,一段充满失去的百年,我自感大多时候我们已经失... 很多章节已经过时甚至不合时宜,但The spirit of Chinese people里对中国人性格以及究其原因对孔子学说的讨论甚觉精准,引人深思。 书里写中国人与中国文明的性格是“深沉、博大、淳朴以外,还必须加上灵敏”,并且“由衷地告诫欧洲人和美国人,不要毁掉这笔宝贵的文明财富;不要像现在这样,试图以新学改变和腐化真正的中国人”,非常惭愧,百年以后,一段充满失去的百年,我自感大多时候我们已经失去如此了解,自信与君子品格。 (展开)
0 有用 レモネード 2022-01-30 15:31:41
有些见解新颖睿智,给我切换了很独特的思考视角,但一些方面还是受限于传统文化,有些过时。最后一章对暴民崇拜、强权崇拜的解说有些熟悉,好像在略略看过的理想国里有相似的印象。
3 有用 °ºo 2017-02-27 23:20:20
puke 专业性≠思想性 ( only 译介 )女人/政治,TC文人的照妖镜 透露了对于家国同构的看法 也只能在古典时期寻找东西桥梁了 这译版也是应时应市之物
0 有用 群狼之首 2022-02-16 20:27:45
能有一些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