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湖南文艺出版社
出品方: 博集天卷
原作名: こくはく
译者: 竺家荣
出版年: 2016-4
页数: 240
定价: 36.80元
装帧: 精装
丛书: 博集天卷·外国文学馆
ISBN: 9787540473990
内容简介 · · · · · ·
当伦理和正义出现分歧,你选择站在哪边?
“爱美的死并非意外,而是被我们班的学生杀害的。”故事以爱女死于校内的中学女教师在班会上的告白开始。这个单亲妈妈独自抚养着可爱的女儿,却在学校游泳池内发现四岁的女儿意外溺毙,经过私下调查,她发现女儿是被自己班上的两个学生杀害的。痛失 爱女的女教师辞去教师职务,开始了自己的复仇计划……
小说从复仇者、杀人者、杀人者家属等不同的角度展开,层层揭开事件真相。在这场令人震惊的校园犯罪中,教师、家长、学生,谁才是罪魁祸首?以暴制暴,究竟是对善的维护,还是恶的张扬?
爱与痛,善与恶,罪与罚,频频敲击我们内心的道德尺度。真正的光明,必定来自阴暗最深处。
《告白》是日本当红推理小说家湊佳苗的经典之作,日本销量逾340万部,获得2007年第29回小说推理新人奖、2008年“周刊文春杰作推理BEST 10”第1名、2009年本屋大赏...
当伦理和正义出现分歧,你选择站在哪边?
“爱美的死并非意外,而是被我们班的学生杀害的。”故事以爱女死于校内的中学女教师在班会上的告白开始。这个单亲妈妈独自抚养着可爱的女儿,却在学校游泳池内发现四岁的女儿意外溺毙,经过私下调查,她发现女儿是被自己班上的两个学生杀害的。痛失 爱女的女教师辞去教师职务,开始了自己的复仇计划……
小说从复仇者、杀人者、杀人者家属等不同的角度展开,层层揭开事件真相。在这场令人震惊的校园犯罪中,教师、家长、学生,谁才是罪魁祸首?以暴制暴,究竟是对善的维护,还是恶的张扬?
爱与痛,善与恶,罪与罚,频频敲击我们内心的道德尺度。真正的光明,必定来自阴暗最深处。
《告白》是日本当红推理小说家湊佳苗的经典之作,日本销量逾340万部,获得2007年第29回小说推理新人奖、2008年“周刊文春杰作推理BEST 10”第1名、2009年本屋大赏第1名、2010年文库本销售第1名。此外,经数据统计,由该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好于92%的剧情片,好于98%的惊悚片;斩获第30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亚洲电影、第34届日本电影学院奖最佳影片、第5届亚洲电影大奖最佳电影;连续四次成为票房冠军,代表日本角逐奥斯卡。
告白的创作者
· · · · · ·
作者简介 · · · · · ·
湊佳苗
日本当今炙手可热的推理小说女作家。1973年出生于日本广岛,毕业于武库川女子大学家政学部。
2005年,获得第2届BS-i新人剧本奖。
2007年,获得第35届创作广播剧大奖,同年以短篇推理小说《神职者》获得第29届小说推理新人奖。
2008年,收录有《神职者 》的推理小说《告白》获得“周刊文春杰作推理BEST10”第1名。
2009年,《告白》获得本屋大赏第1名。其后,该小说被改编成电影,好评如潮。
2012年,其作品《望乡、海之星》获得第65届日本推理作家协会短篇奖。
此外,她还著有《少女》《赎罪》《为了N》《夜行观览车》《往复书简》《闺密》《白雪公主杀人事件》《望乡》等作品。
目录 · · · · · ·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大部分人多少都希望受到别人的赞赏。但是做好事做大事太困难了。那最简单的方法是什么呢?谴责做坏事的人就好了。话虽如此,率先纠举的人,站在纠举最前线的人还是需要相当的勇气的。但是跟着打落水狗就简单了,不需要自己的理念,只要附和就好。这么做除了当好人,还能发泄日常的压力,岂不是一举数得的乐事吗?而且一旦尝到甜头,一次制裁结束后为了获得新的快感就会找寻下一个制裁对象吧。一开始的目的是要纠举坏人,渐渐就变成强行创造出制裁对象了。 这样一来就跟中世纪欧洲的女巫审判没有两样。愚蠢的凡人忘记了最重要的事情,那就是自己并没有制裁他人的权利……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电子版不知为何章节…… -
唯一挚爱的人离我而去的那天晚上,洗澡的时候,发现连香波瓶都是空的。人生就是这样。我只好往香波瓶子里接了够洗一次的水,用力摇晃,于是半透明的瓶子里充满了泡沫。 那时候我就想,这就是我。将空瓶中残存的幸福残骸稀释,使其被小泡沫充满。即使知道这是无数空洞构成的幻象,也比空无一物要好。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74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告白"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告白"的人也喜欢 · · · · · ·
短评 · · · · · · ( 全部 11724 条 )
告白的书评 · · · · · · ( 全部 798 条 )

报私仇不应该,但真是很痛快

母亲对母亲的复仇,母亲对母亲的告白

通情达理还是简单粗暴?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先看的电影再看的书,在充分了解剧情的情况下比较能专注挖掘主题和细节。惊讶于这本书的分类一直是“推理”,也许在人称切换的过程中需要读者稍微分析,但诚实说作品大部分都是现成的演绎。故我觉得应该挖掘一下推理背后的弦外之音。 看完小说后不难发现,电影... (展开)论坛 · · · · · ·
渡边妈妈说啥了? | 来自🐰 | 12 回应 | 2025-02-04 18:35:03 |
不er~哪里提到说女教师杀死了A的妈妈呀? | 来自J. | 1 回应 | 2025-01-04 17:44:59 |
先看书还是先看电影 | 来自会流泪的鱼 | 3 回应 | 2024-12-14 20:38:31 |
要是美月一早就告诉直树牛奶里面根本没有病毒,那... | 来自杀鱼到比奇堡卖 | 1 回应 | 2024-10-16 19:57:13 |
这里的“英语”是“因为”吧 | 来自yoyo的记忆盒子 | 1 回应 | 2024-09-09 23:01:59 |
> 浏览更多话题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5 )
-
Mulholland Books (2014)暂无评分 17人读过
-
時報文化 (2009)8.7分 47882人读过
-
哈尔滨出版社 (2010)8.6分 25615人读过
-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20)9.0分 3582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灵修/心理/哲学/思维/情感/婚姻书单 (蓝蓝的紫)
- 含英咀华——总有一本适合你第1辑 (99.9%)
- ①这列火车载满了书籍,将在夜晚途经你梦里⋯⋯ (Z)
- 热门图书 (豆瓣读书)
- 闲着没事读读书(四) (鹿小羽)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告白的评论:
feed: rss 2.0
43 有用 仲秋月含颦 2017-04-11 22:01:52
从元旦起一口气看了东野圭吾二十多部作品,良莠不齐,看《祈祷落幕时》居然有了疲乏感,我知道自己需要换一个作家来刺激神经了。于是今上午搜索到了凑佳苗与这本《告白》。惊艳,我已经没有词语可以形容了,虽然和东野的《谁杀了他》与《恶意》相似,采取多视角叙述,但她的作品却不止是要营造罗生门的效果。探讨的对象之一还是目前在中国越来越被重视的"校园霸凌",当然,比这个更沉重的还有人性,青少年教育,师德,父母之爱,... 从元旦起一口气看了东野圭吾二十多部作品,良莠不齐,看《祈祷落幕时》居然有了疲乏感,我知道自己需要换一个作家来刺激神经了。于是今上午搜索到了凑佳苗与这本《告白》。惊艳,我已经没有词语可以形容了,虽然和东野的《谁杀了他》与《恶意》相似,采取多视角叙述,但她的作品却不止是要营造罗生门的效果。探讨的对象之一还是目前在中国越来越被重视的"校园霸凌",当然,比这个更沉重的还有人性,青少年教育,师德,父母之爱,以及道德观与社会的正反影响等。对于人性的洞见,书中妙语频频,譬如分析为何人们会争先恐后谴责做坏事的人,譬如森口在小说前后的大段为人师表与替天行道的对立。没有人站在道德制高点,所有人在现实面前都是脆弱无力的,因为人心叵测,最可怕的不是明知恶故犯罪,或者无意作恶却助纣为虐,而是人人都有可能成为他人之地狱 (展开)
22 有用 蒹葭 2020-08-30 23:35:51
结局略显生硬。天才少年、懦弱男孩、复仇母亲都各种想着杀人?不管是鸡毛蒜皮还是苦大仇深都要以杀人解决?杀人放火有那么容易吗。。。
22 有用 Teatea Pan 2020-01-15 08:55:03
看的时候就觉得作为剧本来说不错可是小说这么写太没说服力了吧,结果翻完以后看了看作者简介,果然是写剧本出道。叙事结构像五个短篇小说拼凑出一个故事,第一个这么写的人还算新颖,后来者就是懒惰吧?推理是没有的,所以只能以剧情设定血腥变态耸人听闻来下功夫了,好像新小说以及那个什么英剧九号秘事都是这种路线,就是设定好起点和终点,然后把人物和事件往里面填,这样的观感就是,所有人都平面干瘪像提着线的木偶一样,没有... 看的时候就觉得作为剧本来说不错可是小说这么写太没说服力了吧,结果翻完以后看了看作者简介,果然是写剧本出道。叙事结构像五个短篇小说拼凑出一个故事,第一个这么写的人还算新颖,后来者就是懒惰吧?推理是没有的,所以只能以剧情设定血腥变态耸人听闻来下功夫了,好像新小说以及那个什么英剧九号秘事都是这种路线,就是设定好起点和终点,然后把人物和事件往里面填,这样的观感就是,所有人都平面干瘪像提着线的木偶一样,没有思想没有血肉,只有设定。告白所谓通篇的独白和反省,我是完全没看到矛盾和思考,没看到一个复杂的人性,懦弱的人就懦弱到底,中二的人就中二到底,每人一个性格点、一个处事面,扭上发条全力奔跑抵达终点。就像赶稿或者应付差事的文字堆砌一样,感受不到所谓的“心血”。 (展开)
67 有用 武司风 2017-05-25 16:43:29
除了不该打着推理小说的幌子以外 其他地方还是不错的
64 有用 光生 2016-11-23 08:06:55
真是精彩的一部作品,但读社会派小说有点痛苦啊,作者把相关方个个剖析给你看,每个人都看似清白有行动的理由,每个人也都是有罪的,作为一个读者你怎么看呢?生命是珍贵的,任何人都没有理由结束别人的生命,也没有“替天行道”的权力。情感缺失,社会环境,对一个人的行为影响太大。20161119-20161123【纸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