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法]
米歇尔·福柯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副标题: 监狱的诞生
原作名: Surveiller et punir
译者: 刘北成 / 杨远婴
出版年: 2003-1
页数: 377
定价: 21.8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学术前沿
ISBN: 9787108017949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副标题: 监狱的诞生
原作名: Surveiller et punir
译者: 刘北成 / 杨远婴
出版年: 2003-1
页数: 377
定价: 21.8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学术前沿
ISBN: 9787108017949
内容简介 · · · · · ·
本书旨在论述关于现代灵魂与一种新的审判权力之间相互关系的历史,论述现行的科学—法律综合体的系谱。在这种综合体中,惩罚权力获得了自身的基础、证明和规则,扩大了自己的效应,并且用这种综合体掩饰自己超常的独特性。……如果这意味着写一部关于现在的历史,那才是我的兴趣所在。在我这一代对我们的时代进行诊断的哲学家圈子里,福柯是对时代精神影响最持久的。
规训与惩罚的创作者
· · · · · ·
作者简介 · · · · · ·
米歇尔・福柯,20世纪极富挑战性和反判性的法国思想家。青年时期就学于巴黎高等师范学校,以后曾担任多所大学的教职。1970年起任法兰西学院思想系统史教授,直至逝世。福柯的大多数研究致力于考察具体的历史,由此开掘出众多富有冲击力的思想主题,从而激烈地批判现代理性话语;同时,福柯的行文风格具有鲜明的文学色彩,讲究修辞,饱含激情,这也是他在欧美世界产生巨大影响的一个重要原因。
目录 · · · · · ·
目录
第一部分 酷刑
第一章 犯人的肉体
第二章 断头台的场面
第二部分 惩罚
第一章 普遍的惩罚
第二章 惩罚的温和方式
第三部分 规训
第一章 驯顺的肉体
第二章 规训的手段
第三章 全景敞视主义
第四部分 监狱
第一章 彻底而严厉的制度
第二章 非法活动与过失犯罪
第三章“监狱”
参考书目
译者后记
· · · · · · (收起)
第一部分 酷刑
第一章 犯人的肉体
第二章 断头台的场面
第二部分 惩罚
第一章 普遍的惩罚
第二章 惩罚的温和方式
第三部分 规训
第一章 驯顺的肉体
第二章 规训的手段
第三章 全景敞视主义
第四部分 监狱
第一章 彻底而严厉的制度
第二章 非法活动与过失犯罪
第三章“监狱”
参考书目
译者后记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一个建筑物不再仅仅是为了被人观赏(如宫殿的浮华)或是为了观看外面的空间(如堡全的设计),而是为了便于对内进行清晰而细致的控制——使建筑物里的人一举一动都彰明较著。用更一般的语言说,一个建筑物应该能改造人:对居住者发生作用,有助于控制他们的行为,便于对他们恰当地发挥权力的影响,有助于了解他们,改变他们。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二章 规训的手段 -
总之,在这种刑法机制中,关键是通过一种机制来产生事实真相。这种机制包含两个因素,一个是由司法机关秘密进行的调查,另一个是被告的仪式行为——43 在古典时期的拷问中,除了表面上有一种对事实真相的坚决而急切的寻求外,还隐含着一种有节制的神裁法机制:用肉体考验来确定事实真相——44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二章 断头台的场面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学术前沿(共76册),
这套丛书还有
《规训与惩罚》《文化与公共性》《社会学的想像力》《知识考古学》《文明的进程:文明的社会起源和心理起源的研究 第二卷》
等
。
喜欢读"规训与惩罚"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喜欢读"规训与惩罚"的人也喜欢 · · · · · ·
规训与惩罚的书评 · · · · · · ( 全部 328 条 )

梅园经典共读小组第六期沙龙——福柯《规训与惩罚》讨论纪要
时间:2018年10月21日星期日15:00——17:30 地点:梅园书房 主讲:蓝江 南京大学哲学系 评议:杨渝东 南京大学社会学院人类学研究所 蓝江老师首先介绍了福柯的学术地位:福柯作为二十世纪下半世纪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他的研究范畴并不仅仅局限于现代意义上的单一性学科,这...
(展开)



隐藏在惩罚背后的权力——福柯《规训与惩罚》读书笔记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第一章 犯人的肉体 一、惩罚的变化 福柯在开篇用史料详尽地展示了1757年3月2日达米安被处决的血腥而残忍的场景,紧接着引用了八十年后“巴黎少年监管所”的规章——紧扣时间的作息表。两者针对不同的罪行或犯人代表了截然不同的处罚方式。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刑罚中出现了显著的... (展开)论坛 · · · · · ·
请问大神们…毫无哲学基础的能读懂吗 | 来自-A- | 6 回应 | 2025-04-06 17:27:16 |
看此书豆瓣高星率真的可怕! | 来自StillSTILL! | 1 回应 | 2023-12-26 16:44:57 |
这句话没懂,求大神指点! | 来自木叶 | 2023-12-09 10:22:43 | |
那个版本比较好啊?现在还有什么修订版的? | 来自hh、 | 2022-11-16 18:07:23 | |
这书为什么现在能卖上百元? | 来自malie0 | 5 回应 | 2022-02-01 13:22:53 |
> 浏览更多话题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5 )
-
Vintage Books (1995)9.5分 450人读过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9)9.5分 4864人读过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2)9.5分 2033人读过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9)9.2分 1137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五颗星经典系列|图书|非小说类| (蜜蜂)
- 卫报:100本最佳非虚构书籍 (shizhao)
- 评分9.0~9.7(1000+人参与评价) (第五顾尘ᕦ)
- 自我通识教育 (锟斤拷)
- 豆瓣高分书2700本:千人打分不低于8分 (偶就是那个鬼)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规训与惩罚的评论:
feed: rss 2.0
177 有用 SIOURED 2017-08-12 18:55:14
大学。理性的主体不过是被权力驯化的羊群。
1475 有用 Shayne 2015-12-13 04:09:09
福柯此书提出的是一个反直觉的论题:伴随着惩罚的人性化,自由反而日益丧失了。近代以前的酷刑是权力对身体无可奈何的标志:它只能人为地使人死,却不能人为地使人生,因为生是自然的过程,不受权力的干涉。于是,权力最多只能在死的过程上做文章。近代以来人们发现:身体,这个心灵与世界之间的枢纽,可以成为权力的对象。通过对身体进行军营式的规训,预先设计好的生活模式逐渐成为下意识的,于是权力获得了既可以使用(活着),... 福柯此书提出的是一个反直觉的论题:伴随着惩罚的人性化,自由反而日益丧失了。近代以前的酷刑是权力对身体无可奈何的标志:它只能人为地使人死,却不能人为地使人生,因为生是自然的过程,不受权力的干涉。于是,权力最多只能在死的过程上做文章。近代以来人们发现:身体,这个心灵与世界之间的枢纽,可以成为权力的对象。通过对身体进行军营式的规训,预先设计好的生活模式逐渐成为下意识的,于是权力获得了既可以使用(活着),又便于使用(如同无生命的机械一般“自动”)的人。人生活在所谓“全景敞视”之中,规范早已内化,每个人的内心都住着一个警察,以至于外在的警察很少需要行动。而这恰恰是奴役的本质:当强力蜕变为权利,当受迫蜕变为义务,无名的权力完成了其运作方式的高效化,现代社会便是仿照这种监狱/军营/医院/学校的模式构建的。 (展开)
226 有用 节 2016-02-28 21:35:31
之所以稱福柯為某種現實主義哲學家原因有二:首先相對於思想史宏大敘事,福柯意在發現被壓抑的種種觀念,而這些觀念顯然並非精英主義的,這是其知識考古學的目的;其次,福柯的譜係學與續接了尼采的“身體性”傳統而反對形而上學,旨在挖掘周身的權力鬥爭而非柏拉圖理念與靈魂的高貴傳統。本書則是這兩種手段的結合產物,在我看來也是福柯的最高峰,至少彌補了福柯的“斷裂”。一方面,在知識考古視角中,酷刑被規訓所替代,人們的... 之所以稱福柯為某種現實主義哲學家原因有二:首先相對於思想史宏大敘事,福柯意在發現被壓抑的種種觀念,而這些觀念顯然並非精英主義的,這是其知識考古學的目的;其次,福柯的譜係學與續接了尼采的“身體性”傳統而反對形而上學,旨在挖掘周身的權力鬥爭而非柏拉圖理念與靈魂的高貴傳統。本書則是這兩種手段的結合產物,在我看來也是福柯的最高峰,至少彌補了福柯的“斷裂”。一方面,在知識考古視角中,酷刑被規訓所替代,人們的自由被溫和的文明奪去,悖論在於:越文明越壓抑。這本身就是文明中被壓抑者的歷史透析;另一方面,在這種文明中有更微觀的事實即權力,因此某種全景廠視出現(不僅運用在監獄)並滲透至整個現實社會——學校、公司、醫院等——當今我們的基本經驗即是被凝視,正如卡夫卡所感到的恐懼:真正恐怖的槍殺不射出子彈而只瞄準。 (展开)
45 有用 阅微草堂 2016-02-12 21:35:55
文明=懦弱,其实这是文明的悲哀之源,也是所有哲学家探讨的一个关键母题:《规训与惩罚》缺少了宾语文明人,因为规训所有文明人变的胆小和懦弱;从这个意义角度探讨尼采,他不是疯子而是《旧约》里的先知;老马也不是幽灵,而是希望更多人能加入保护西方文明的队伍中罢了。比哲学家写的有文采,比文学家写的有哲理,比学术的要有广阔,比业余的要有所专攻。。。马克思,涂尔干网络是个舆论场,而在舆论场中有很多漩涡,有些是自然... 文明=懦弱,其实这是文明的悲哀之源,也是所有哲学家探讨的一个关键母题:《规训与惩罚》缺少了宾语文明人,因为规训所有文明人变的胆小和懦弱;从这个意义角度探讨尼采,他不是疯子而是《旧约》里的先知;老马也不是幽灵,而是希望更多人能加入保护西方文明的队伍中罢了。比哲学家写的有文采,比文学家写的有哲理,比学术的要有广阔,比业余的要有所专攻。。。马克思,涂尔干网络是个舆论场,而在舆论场中有很多漩涡,有些是自然的,有些则是人为的,港台和大陆就是几个别有用心的挑事。受惠者是谁?这就是学问-----------人文存在的意义就是欺骗和愚弄,人为制造困难和分歧。人文的本质就是虚构,换句话说就是欺骗;而文明的本质就是懦弱,规训和惩罚之下就是驯养的牲口,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人文的本质是研究人性,而它的力量在于虚构 (展开)
243 有用 梦魇马戏团 2012-09-06 15:38:52
本书为炸掉学校提供了历史的,现场的,血淋淋的,非凡的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