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本书的一些建议

船山在这部巨作中表达的观点,本人目前不敢妄发议论,有待进一步阅读与钻研。假以时日,日后或可略加点评。本文主要就文辞谈几点个人看法。
第一,本人读船山著作比较多,发现他其实是十分重视文辞的,在《尚书引义·毕命》和《夕堂永日绪论·外编》中他对此进行了详细阐述。另外,船山在《庄子解》中对庄子的文辞表示激赏(能得到船山的赞赏是难能可贵的,要知道在我上面提到的篇章中,他对于韩愈、苏洵等后世奉为古文大家的文章提出了十分严厉的批评),“以为‘虽洋溢无方,而指归则约’,而且‘自说自扫,无所粘滞’,这也可以说是船山的夫子自道”(严寿澂《<船山思问录>导读》,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第二,个人以为船山的文辞堪称典雅。论文辞,有唐以降无出其右者(纯属个人看法),尤其是在这部书中,他的文辞更是发挥到了极致。但是典雅不等于难懂,个人读一遍基本没什么问题,一些经验可以分享:一,第一遍先通读,不要停下来死抠某些字句,整体把握中心论点,领略船山浩瀚无涯、一往无遗的文气。二,第二遍解决一些长难句和关键字以及某些必要的古汉语句式句法等问题(这里主要是省略,很多句子省略主语等重要成分,不搞明白很容易造成误解,张冠李戴),从语法上解决语意问题。第三,再次通读,反复吟咏,体会船山文辞之雄,文理之密,文气之畅!
总之,读船山著作对于古文功底要求比较高(这也是船山之学素称难治的原因之一),需要靠平时积累。除此以外,沉下心来,每天专注、连续读上三四个小时的《读通鉴论》,自然会发现一些门道和规律性的东西。这就是我的一点经验和看法,希望可以帮到各位!
第一,本人读船山著作比较多,发现他其实是十分重视文辞的,在《尚书引义·毕命》和《夕堂永日绪论·外编》中他对此进行了详细阐述。另外,船山在《庄子解》中对庄子的文辞表示激赏(能得到船山的赞赏是难能可贵的,要知道在我上面提到的篇章中,他对于韩愈、苏洵等后世奉为古文大家的文章提出了十分严厉的批评),“以为‘虽洋溢无方,而指归则约’,而且‘自说自扫,无所粘滞’,这也可以说是船山的夫子自道”(严寿澂《<船山思问录>导读》,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第二,个人以为船山的文辞堪称典雅。论文辞,有唐以降无出其右者(纯属个人看法),尤其是在这部书中,他的文辞更是发挥到了极致。但是典雅不等于难懂,个人读一遍基本没什么问题,一些经验可以分享:一,第一遍先通读,不要停下来死抠某些字句,整体把握中心论点,领略船山浩瀚无涯、一往无遗的文气。二,第二遍解决一些长难句和关键字以及某些必要的古汉语句式句法等问题(这里主要是省略,很多句子省略主语等重要成分,不搞明白很容易造成误解,张冠李戴),从语法上解决语意问题。第三,再次通读,反复吟咏,体会船山文辞之雄,文理之密,文气之畅!
总之,读船山著作对于古文功底要求比较高(这也是船山之学素称难治的原因之一),需要靠平时积累。除此以外,沉下心来,每天专注、连续读上三四个小时的《读通鉴论》,自然会发现一些门道和规律性的东西。这就是我的一点经验和看法,希望可以帮到各位!
有关键情节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