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基辛格的《美国的全球战略》一书的英文名字是 Does America Need a Foreign Policy,平心而论中译本的名称显然不如英文那样传神。
在本书的封面上,基辛格被称为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在中国人民的老朋友越来越成为贬义词的时候,看看基辛格的著作倒是也没看出有符合“老朋友”的特质。
本文的开篇是李肇星撰写的序言。在序言前面的那句话还是蛮在理的,“我们不必,也不会赞成书中的所有观点,但书中有许多话是既普通又实在的常识。”
本书的大致内容就是基辛格将美国以及主要的大国的相互关系进行了一下梳理,以及围绕这他所钟爱的威斯特伐利亚体系进行的阐述。这里面有很多需要我们注意的东西。
首先,基辛格着重的阐释了现存的四种国际体制:美国与西欧及与西半球、亚洲国家、中东地区、非洲国家。基本上本书就是按照这四种国际体制展开的。
基辛格在讲述美国的外交政策时候时候指出,“任何一种真正体现美国精神的国家利益概念都必须源自美国的民主传统,都必须对世界范围内民主兴衰表示关切。”事实上尽管美国“一再表白自己的善意”,传达他的的民主的价值观但仍让人感到美国是“一个专横霸道,飞扬跋扈的国家,事实上,也就是一个帝国主义国家”;可是“尽管美国拒绝被称为帝国主义,也没有帝国主义那样的结构”。
西半球的关系问题上,最热门的应当数着欧洲一体化了。但是欧洲一体化背后却是各怀鬼胎,“法国支持欧洲一体化是为了确保德国不会再次对它构成威胁。联邦德国支持欧洲一体化是为了使自己有别于苏联的卫星国东德,同时借此表自己对德国统一的渴望。一向把一个统一的欧洲视为对自己独立的威胁的英国出于无奈,勉强跟上欧洲的一体化的潮流,一方面对各种技术和经济上的安排表示支持,同时又对任何有可能导致英国变成欧洲一个省的做法表示警惕,以防自己与美国的特殊关系受到损害。”
尽管这本书的焦点是讲述美国的外交政策,但是书中有着相当的篇幅来讲述俄罗斯与中国的。
在关于俄罗斯的问题上,作为一名旁观者,基辛格指出俄罗斯“一个幅员如此辽阔的国家本不该患有幽闭恐惧症,然而俄罗斯有史以来从来没有停止过一点点向外扩张。400年来,俄罗斯不遗余力地对外扩张,对四周的邻国虎视眈眈,而不注重改善本国人民的生活。在俄国人的意识里,他们几百年的牺牲已经化成了一项使命,既为保障国家安全,也为推行他们认为高人一等的俄罗斯斯道德价值观。”,“然而每次俄罗斯做出了重大牺牲后.都想把本国的专制制度强加到其铁骑所及之处.以为这样就可以带来和平。19世纪时,俄罗斯通过神圣同盟巩固守守旧势力,20世纪是打着共产主义的旗号。”“两次俄罗斯均力不从心,以遍体鳞伤告终。”这种观点是我们所不容易看到的,国内学者沈志华等人的研究中也传达出了一些。
在关于中国的问题上,基辛格也说的很精辟,“在其漫长的历史中,中国几乎没有与其他社会平等打交道的经历。”不管你承不承认事实上确实如此。在本书的133页,基辛格也就关于中国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进行的阐述。此外基辛格提到“所谓的“民族”企业能否生存在很大程度上要看自己是否有操纵发展中国家政治进程的能力”,这点其实很是需要引起重视的。
在中俄的关系上,基辛格个谈道:“俄罗斯与中国有着漫长的边界,俄方一侧地广人稀,防不胜防,从有记载的历史以来一向如此。不管中国或俄罗斯现在多讨厌所谓的美国霸权,都不会把自己边界的安全寄托在对方今后的友情上。只有在不堪美国欺负的情况下,它们才会加深双方的伙伴关系。但这种可能性很小。”尽管说现在某岛问题很热,但是最严重的问题说的很明白。
总起来说,基辛格这本书还是值得看一下的。毕竟搞现代外交,美国人领先于中国将近一个世纪。学习一下别人还是有好处的,当然习惯摸石头就是另一回事情了。
在本书的封面上,基辛格被称为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在中国人民的老朋友越来越成为贬义词的时候,看看基辛格的著作倒是也没看出有符合“老朋友”的特质。
本文的开篇是李肇星撰写的序言。在序言前面的那句话还是蛮在理的,“我们不必,也不会赞成书中的所有观点,但书中有许多话是既普通又实在的常识。”
本书的大致内容就是基辛格将美国以及主要的大国的相互关系进行了一下梳理,以及围绕这他所钟爱的威斯特伐利亚体系进行的阐述。这里面有很多需要我们注意的东西。
首先,基辛格着重的阐释了现存的四种国际体制:美国与西欧及与西半球、亚洲国家、中东地区、非洲国家。基本上本书就是按照这四种国际体制展开的。
基辛格在讲述美国的外交政策时候时候指出,“任何一种真正体现美国精神的国家利益概念都必须源自美国的民主传统,都必须对世界范围内民主兴衰表示关切。”事实上尽管美国“一再表白自己的善意”,传达他的的民主的价值观但仍让人感到美国是“一个专横霸道,飞扬跋扈的国家,事实上,也就是一个帝国主义国家”;可是“尽管美国拒绝被称为帝国主义,也没有帝国主义那样的结构”。
西半球的关系问题上,最热门的应当数着欧洲一体化了。但是欧洲一体化背后却是各怀鬼胎,“法国支持欧洲一体化是为了确保德国不会再次对它构成威胁。联邦德国支持欧洲一体化是为了使自己有别于苏联的卫星国东德,同时借此表自己对德国统一的渴望。一向把一个统一的欧洲视为对自己独立的威胁的英国出于无奈,勉强跟上欧洲的一体化的潮流,一方面对各种技术和经济上的安排表示支持,同时又对任何有可能导致英国变成欧洲一个省的做法表示警惕,以防自己与美国的特殊关系受到损害。”
尽管这本书的焦点是讲述美国的外交政策,但是书中有着相当的篇幅来讲述俄罗斯与中国的。
在关于俄罗斯的问题上,作为一名旁观者,基辛格指出俄罗斯“一个幅员如此辽阔的国家本不该患有幽闭恐惧症,然而俄罗斯有史以来从来没有停止过一点点向外扩张。400年来,俄罗斯不遗余力地对外扩张,对四周的邻国虎视眈眈,而不注重改善本国人民的生活。在俄国人的意识里,他们几百年的牺牲已经化成了一项使命,既为保障国家安全,也为推行他们认为高人一等的俄罗斯斯道德价值观。”,“然而每次俄罗斯做出了重大牺牲后.都想把本国的专制制度强加到其铁骑所及之处.以为这样就可以带来和平。19世纪时,俄罗斯通过神圣同盟巩固守守旧势力,20世纪是打着共产主义的旗号。”“两次俄罗斯均力不从心,以遍体鳞伤告终。”这种观点是我们所不容易看到的,国内学者沈志华等人的研究中也传达出了一些。
在关于中国的问题上,基辛格也说的很精辟,“在其漫长的历史中,中国几乎没有与其他社会平等打交道的经历。”不管你承不承认事实上确实如此。在本书的133页,基辛格也就关于中国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进行的阐述。此外基辛格提到“所谓的“民族”企业能否生存在很大程度上要看自己是否有操纵发展中国家政治进程的能力”,这点其实很是需要引起重视的。
在中俄的关系上,基辛格个谈道:“俄罗斯与中国有着漫长的边界,俄方一侧地广人稀,防不胜防,从有记载的历史以来一向如此。不管中国或俄罗斯现在多讨厌所谓的美国霸权,都不会把自己边界的安全寄托在对方今后的友情上。只有在不堪美国欺负的情况下,它们才会加深双方的伙伴关系。但这种可能性很小。”尽管说现在某岛问题很热,但是最严重的问题说的很明白。
总起来说,基辛格这本书还是值得看一下的。毕竟搞现代外交,美国人领先于中国将近一个世纪。学习一下别人还是有好处的,当然习惯摸石头就是另一回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