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ed

两类事物:一类是存在并且对所有人有同样价值;一类随某些个体而变的事物。
当某人被麻醉时,世界对他来说是不可及的。
同样,睡眠使人们对世界是不可及的。
达尔文:意识先于行为存在。
米德:意识是从这种行为中突现的;意识绝非社会动作的前提,社会动作倒是意识的前提。
观念是包含在我们正在运用的姿态或态度中的。
端椅子的例子, 端的人:态度 看的人:看到姿态。
心理学依次成为联想心理学,运动心理学,机能心理学,最后是行为主义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从整体出发,分析群体成员的单个个体的行为,用社会群体有组织的行动解释个体行动。
行为主义由动物心理学之门进入心理学。
重要的是,记忆中的视界。
历史学无非是传记,一整套一整套的传记;
从他的成就或破坏作用来看待他。
心理学要提出一种技术,使它能论述个体在其生活的任何瞬间都可能会有的经验,以及只有某个个体特有的经验。
完型心理学:经验某些成分或方面,个体经验和该经验产生的那些条件而言是共同的。经验必须从整体出发。
行为主义:通过对行动的研究来探讨经验,这便是行为主义。
心灵
姿态:社会动作的开端,这些动作是使其他人做出反应的刺激。
心灵通过交流产生,交流借助于姿态会话。
语言是这样一个过程,它在行为体系中指明某些刺激并改变对它们的反应。
心灵本质上是一种社会现象。
当人回忆曾经有过的情绪时,比起人处于恍恍惚惚的经验之中时,更容易用语言表达情绪被激起的过程。
个体只有在与他的社会群体的其他成员的关系中才拥有一个自我:牙疼不是自我意识。
与宽恕同行的是忘却,是摆脱对它的记忆。
自我的本质是认知的。
“主我”与“客我”
“主我”是作为一个历史人物进入的。它是一秒钟之前的你。即是“客我”的“主我”,“主我”是有机体对他人态度的反应;“客我”是有机体自己采取的有组织的一组他人态度。他人的态度构成了有组织的“客我”,然后有机体作为一个“主我”对之做出反应。
“主我”是他在自己的行动中针对那一社会情境作出的动作;只有实现了该动作后,它才进入他的经验。“主我”是作为“客我”的一部分在经验中实现的。
“主我”“客我”是分离的,不是同一的。
“主我”召唤“客我”,又对“客我”作出响应。
自卑情结产生于自我的各种需要,想要满足而又无法满足的需要——所谓的自卑情结使我们顺应这些需要。
动物。我们有权把它们杀死,夺走动物的生命并不犯罪。它没有丧失任何东西,因为动物并没有前途可言;他不具“客我”。
心灵不是别的东西,无非是为了对付所产生的问题,外部过程输入了个体的行动。
自卑情结是我们自己与周围人相比时所抱有的优越感的反面。
人们信守诺言,履行义务;这便提供了自尊的基础
明白表示我们对证明自己能比其他人干得好感到满意是幼稚的。
许多优势微不足道,但在我们看来却举足轻重。我们可能想到言谈和衣着的风度,想到记忆力,想到这,想到那,想到其他什么方面——但是总想到我们比人们出色的东西。
我们可能怀着真诚的悲伤谈到某个事件,但是仍在庆幸某事发生在他人身上而不是发生在自己身上。(对他人的不幸,有一种幸灾乐祸的心理)。
看到他人摔倒感到好笑,如果某人真的摔断了腿,我们会同情他。但是,看到他四脚朝天的样子毕竟很可笑。
可以说我们开始就要和他一起倒下去,笑声将这种倾向释放出来。“笑声”是“主我”在那些情景下的反应方式。
群体依靠反对一个共同的敌人作为一个整体。依靠一种共识,即认为别人不如我们。
优越感——爱国主义。
不能做一定量的老一套工作的人不是一个健全人。
如果加入一个群体,该群体像他一样思考,那么他可能以使他自己吃惊的程度全力以赴。如果这一情境为冲动的表现敞开大门,人们便获得一种特殊的满足。源泉乃是“主我”在社会过程中表现所具有的价值。
伟大人物是那样一些人,由于他们在共同体中所处的地位,把那一共同体变成一个不同的共同体。
我们的礼貌不仅是人们进行交往的方法,而且也是相互戒备的方式。
一个人可能成为他彬彬有礼态度的牺牲品,礼貌可以保护他,也可以包围他。
撒旦这个概念,对于教会的组织是必不可少的,正如政治对于民主的组织必不可少一样。必须有某种可与之作斗争的东西,因为自我在加入一个确定的群体时最易于表现他自己。
正是斗争的这个要素保持着人们的兴趣。
自我的内容是个体的,而自我的结构是社会的。
民主概念本身想宗教一样普遍,而且这一政治运动的出现本质上是宗教的,因为在它背后有卢梭的福音书。
经济过程能使群体更紧密联系在一起,能比宗教得到更普遍的承认。
一切战争的一个显著后果是强调人们的宗教民族性。神被分派到不同的阵营。
当某人被麻醉时,世界对他来说是不可及的。
同样,睡眠使人们对世界是不可及的。
达尔文:意识先于行为存在。
米德:意识是从这种行为中突现的;意识绝非社会动作的前提,社会动作倒是意识的前提。
观念是包含在我们正在运用的姿态或态度中的。
端椅子的例子, 端的人:态度 看的人:看到姿态。
心理学依次成为联想心理学,运动心理学,机能心理学,最后是行为主义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从整体出发,分析群体成员的单个个体的行为,用社会群体有组织的行动解释个体行动。
行为主义由动物心理学之门进入心理学。
重要的是,记忆中的视界。
历史学无非是传记,一整套一整套的传记;
从他的成就或破坏作用来看待他。
心理学要提出一种技术,使它能论述个体在其生活的任何瞬间都可能会有的经验,以及只有某个个体特有的经验。
完型心理学:经验某些成分或方面,个体经验和该经验产生的那些条件而言是共同的。经验必须从整体出发。
行为主义:通过对行动的研究来探讨经验,这便是行为主义。
心灵
姿态:社会动作的开端,这些动作是使其他人做出反应的刺激。
心灵通过交流产生,交流借助于姿态会话。
语言是这样一个过程,它在行为体系中指明某些刺激并改变对它们的反应。
心灵本质上是一种社会现象。
当人回忆曾经有过的情绪时,比起人处于恍恍惚惚的经验之中时,更容易用语言表达情绪被激起的过程。
个体只有在与他的社会群体的其他成员的关系中才拥有一个自我:牙疼不是自我意识。
与宽恕同行的是忘却,是摆脱对它的记忆。
自我的本质是认知的。
“主我”与“客我”
“主我”是作为一个历史人物进入的。它是一秒钟之前的你。即是“客我”的“主我”,“主我”是有机体对他人态度的反应;“客我”是有机体自己采取的有组织的一组他人态度。他人的态度构成了有组织的“客我”,然后有机体作为一个“主我”对之做出反应。
“主我”是他在自己的行动中针对那一社会情境作出的动作;只有实现了该动作后,它才进入他的经验。“主我”是作为“客我”的一部分在经验中实现的。
“主我”“客我”是分离的,不是同一的。
“主我”召唤“客我”,又对“客我”作出响应。
自卑情结产生于自我的各种需要,想要满足而又无法满足的需要——所谓的自卑情结使我们顺应这些需要。
动物。我们有权把它们杀死,夺走动物的生命并不犯罪。它没有丧失任何东西,因为动物并没有前途可言;他不具“客我”。
心灵不是别的东西,无非是为了对付所产生的问题,外部过程输入了个体的行动。
自卑情结是我们自己与周围人相比时所抱有的优越感的反面。
人们信守诺言,履行义务;这便提供了自尊的基础
明白表示我们对证明自己能比其他人干得好感到满意是幼稚的。
许多优势微不足道,但在我们看来却举足轻重。我们可能想到言谈和衣着的风度,想到记忆力,想到这,想到那,想到其他什么方面——但是总想到我们比人们出色的东西。
我们可能怀着真诚的悲伤谈到某个事件,但是仍在庆幸某事发生在他人身上而不是发生在自己身上。(对他人的不幸,有一种幸灾乐祸的心理)。
看到他人摔倒感到好笑,如果某人真的摔断了腿,我们会同情他。但是,看到他四脚朝天的样子毕竟很可笑。
可以说我们开始就要和他一起倒下去,笑声将这种倾向释放出来。“笑声”是“主我”在那些情景下的反应方式。
群体依靠反对一个共同的敌人作为一个整体。依靠一种共识,即认为别人不如我们。
优越感——爱国主义。
不能做一定量的老一套工作的人不是一个健全人。
如果加入一个群体,该群体像他一样思考,那么他可能以使他自己吃惊的程度全力以赴。如果这一情境为冲动的表现敞开大门,人们便获得一种特殊的满足。源泉乃是“主我”在社会过程中表现所具有的价值。
伟大人物是那样一些人,由于他们在共同体中所处的地位,把那一共同体变成一个不同的共同体。
我们的礼貌不仅是人们进行交往的方法,而且也是相互戒备的方式。
一个人可能成为他彬彬有礼态度的牺牲品,礼貌可以保护他,也可以包围他。
撒旦这个概念,对于教会的组织是必不可少的,正如政治对于民主的组织必不可少一样。必须有某种可与之作斗争的东西,因为自我在加入一个确定的群体时最易于表现他自己。
正是斗争的这个要素保持着人们的兴趣。
自我的内容是个体的,而自我的结构是社会的。
民主概念本身想宗教一样普遍,而且这一政治运动的出现本质上是宗教的,因为在它背后有卢梭的福音书。
经济过程能使群体更紧密联系在一起,能比宗教得到更普遍的承认。
一切战争的一个显著后果是强调人们的宗教民族性。神被分派到不同的阵营。
有关键情节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