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应该被迅速抛弃的书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有一年冬天,我站在广州北京路一家书店绵延的书架前,忽然被庄周这句话击中,顿时感到绝望莫名。
穷一人一生之心力,日读一册,也不过3万本——一个小图书馆的馆藏量而已。
在信息时代以前,人们对知识的匮乏忧心忡忡;而在这个信息过分泛滥的年代,潜藏着另一种匮乏的危险,就是宝贵的珠玉被泥沙俱下所掩埋。糟糕的是,大多数年轻人还缺乏分辨珠玉和泥沙的本事,要么事倍功半,要么被糟糕的作者迅速败坏了阅读趣味。
所以,在读者自己能够建立自己选择的标准之前,智者的指引就不可或缺。安德烈·塔可夫斯基年纪还小的时候,母亲就让他阅读《战争与和平》,从此他再也无法忍受文字垃圾,对它们产生了本能的嫌恶。
梁文道在凤凰卫视主持《开卷八分钟》,这一本《我读》可以看作这一节目的延伸。按照麦克卢汉的说法,电视这种“热媒体”是不适合做深刻思考的,所以百家讲坛只能请于丹讲《论语》,而不是李泽厚。后者只能让整个栏目组的编导摄像剧务在一片好评如潮中集体下岗。
因此,要指望《我读》能够包含多少深刻的洞见,是不切实际的。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把它当作一本阅读的指引。作为一个“知道分子”,梁文道试图帮助我们掌握一种趣味和技巧,能够鉴别什么样的书是好的,什么样的书应该拿去填粪窖。
总的来说,梁先生是一个诚实而恳切的引导者,既不吊书袋,也不卖弄花样。他乐于分享读书的方法,也乐于展示自己的意见,尽管有些意见听起来,仅仅是没什么错而已。他非常厚道地把莫提默·艾德勒和查尔斯·范多伦写的《如何阅读一本书》放在开篇,这本书曾经给很多读者当头一棒:原来多年读书,竟然在做最愚蠢的无用功。每一个希望在阅读中获得真正乐趣的人都应该读一读这本书。
在后面的章节里,你可以迅速了解到梁文道的阅读趣味,以及他对好书的评价标准。它们足以为一个好学的年轻人提供参考的标准。在此之后,最好还是通过这本书的索引,直接去找那些书来看。
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写过一篇文章,叫《为什么要阅读经典》,他在其中教育年轻人,要去读好作品本身,对二手书目和评论家的文章看也不要看。这是要砸评论家的饭碗,所以文艺评论家都对他恨得要死。
本着卡尔维诺先生的意思,《我读》也是一本应该被迅速抛弃的书。作为一本关于书的评论集,它为一个满怀好奇但是无所适从的青年提供了初步的阅读方法和好书标准。然后,我们就要像老卡所教导的那样,把作为书评作者的梁文道丢在一边,打马上书山。
这也应该是梁文道先生所乐于见到的。
PS.
“我总告诫年轻人,在你事业落败的时候绝不能读太多励志书籍,读励志书有时候会把一个人读傻的。因为此后你会相信自己的选择,相信你走的路一定正确,即便偶尔遇到失败,也会视其为一时的困惑,你坚信最终还是会赢的,这样的人其实是很可怕的。”
老梁这一段话让我觉得非常痛快。在有限的阅读经历中,我还没有见过哪一种出版物比励志书籍更加愚蠢。他们兜售着那些貌似感人的故事,实际上试图让所有人相信,只有挣钱才是正经事。
穷一人一生之心力,日读一册,也不过3万本——一个小图书馆的馆藏量而已。
在信息时代以前,人们对知识的匮乏忧心忡忡;而在这个信息过分泛滥的年代,潜藏着另一种匮乏的危险,就是宝贵的珠玉被泥沙俱下所掩埋。糟糕的是,大多数年轻人还缺乏分辨珠玉和泥沙的本事,要么事倍功半,要么被糟糕的作者迅速败坏了阅读趣味。
所以,在读者自己能够建立自己选择的标准之前,智者的指引就不可或缺。安德烈·塔可夫斯基年纪还小的时候,母亲就让他阅读《战争与和平》,从此他再也无法忍受文字垃圾,对它们产生了本能的嫌恶。
梁文道在凤凰卫视主持《开卷八分钟》,这一本《我读》可以看作这一节目的延伸。按照麦克卢汉的说法,电视这种“热媒体”是不适合做深刻思考的,所以百家讲坛只能请于丹讲《论语》,而不是李泽厚。后者只能让整个栏目组的编导摄像剧务在一片好评如潮中集体下岗。
因此,要指望《我读》能够包含多少深刻的洞见,是不切实际的。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把它当作一本阅读的指引。作为一个“知道分子”,梁文道试图帮助我们掌握一种趣味和技巧,能够鉴别什么样的书是好的,什么样的书应该拿去填粪窖。
总的来说,梁先生是一个诚实而恳切的引导者,既不吊书袋,也不卖弄花样。他乐于分享读书的方法,也乐于展示自己的意见,尽管有些意见听起来,仅仅是没什么错而已。他非常厚道地把莫提默·艾德勒和查尔斯·范多伦写的《如何阅读一本书》放在开篇,这本书曾经给很多读者当头一棒:原来多年读书,竟然在做最愚蠢的无用功。每一个希望在阅读中获得真正乐趣的人都应该读一读这本书。
在后面的章节里,你可以迅速了解到梁文道的阅读趣味,以及他对好书的评价标准。它们足以为一个好学的年轻人提供参考的标准。在此之后,最好还是通过这本书的索引,直接去找那些书来看。
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写过一篇文章,叫《为什么要阅读经典》,他在其中教育年轻人,要去读好作品本身,对二手书目和评论家的文章看也不要看。这是要砸评论家的饭碗,所以文艺评论家都对他恨得要死。
本着卡尔维诺先生的意思,《我读》也是一本应该被迅速抛弃的书。作为一本关于书的评论集,它为一个满怀好奇但是无所适从的青年提供了初步的阅读方法和好书标准。然后,我们就要像老卡所教导的那样,把作为书评作者的梁文道丢在一边,打马上书山。
这也应该是梁文道先生所乐于见到的。
PS.
“我总告诫年轻人,在你事业落败的时候绝不能读太多励志书籍,读励志书有时候会把一个人读傻的。因为此后你会相信自己的选择,相信你走的路一定正确,即便偶尔遇到失败,也会视其为一时的困惑,你坚信最终还是会赢的,这样的人其实是很可怕的。”
老梁这一段话让我觉得非常痛快。在有限的阅读经历中,我还没有见过哪一种出版物比励志书籍更加愚蠢。他们兜售着那些貌似感人的故事,实际上试图让所有人相信,只有挣钱才是正经事。
有关键情节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