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书团】她不需要任何人的喜欢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她不需要任何人的喜欢
——想象一个“性缘关系”之外的世界
文/溪诚
不久前看到过一句话,大概意思是说,正是因为这是一个围绕男人建立的世界,所以女人们才总是把性缘关系当成生活的重心。确实,我们总是自愿或非自愿地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徘徊在性缘关系里,把性缘关系当成我们最重要的成就:有的女孩疯狂相亲,有的女孩在一段段亲密关系中进进出出,有的女孩使出各种解数与其他女孩争夺某个男性,有的女孩沉溺在爱情的浪漫幻想中不断自我付出、自我牺牲,有的女孩拼命努力终于摘得“嫁得好”的“桂冠”……而如果你没有且不准备继续花费时间在性缘关系上,那么你就很可能“沦落”为本书中作者所称的“老女孩”。

「“老女孩”的处境——我正直、勇敢、有阅读量,但我依然是个可怜人」
近年来,我们能读到越来越多年长女性的书写,比如伊藤比吕美书写自己老后丧夫重建生活的《身后无遗物》,戴安娜·阿西尔回顾她一生洒脱韵事的《暮色将尽》,塔薇笔下八十岁开始觉醒并试图重新做自己的斯莱恩夫人的故事(《激情耗尽》)等等,但这些老女孩的形象,几乎都是在人生的暮色时分处于独身状态后,才开始寻回自己的主体性。而玛丽·科克的这一本《老女孩》,比前面这些老女孩们更早一步,她写的不是一种“命运”带来的回音(失去了丈夫、遭受了感情创伤、度过了悲惨的婚姻生活),而是一直主动的选择:我,三十几岁,选择不进入婚姻、甚至不进入性缘亲密关系,而是把时间完全放在自己身上,这,是可行的吗?对于此,她通过一整本书,在探索、在自问、也在构建。
在生物钟滴滴响的适婚年龄,主动选择脱离性缘关系的轨道,需要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就是:羞耻感。
在性缘关系仍处于大多数人“人生成就”金字塔顶端的社会中,不谈恋爱的人几乎约等于“没人要”的人。无论你拿着高音喇叭一遍遍播放“我是不想谈,不是谈不了”,还是在朋友圈通过吃喝玩乐书影音自证“快乐”,你都能够感受到那些向你投射而来的写着“可怜人”的目光。这些目光可能稍微会放过一些获得世俗成就的女性,但绝不会放过任何一个平凡普通的女孩。想要跳脱出这种被审视甚至自我审视的目光很难。像《不够善良的我们里》的瑞贝卡,连去餐厅都只能永远坐在吧台,也不知道是哪个性缘脑始祖制定的烂规则,好像一个人对餐桌就是一种浪费(海底捞也非要安排一个假娃娃陪伴你才显得合适)。大家仍然心照不宣地接受这样的阶层规则:嫁得好的女人>嫁得差的女人>离了婚的女人>单身女人。
但是,如作者所写,“老女孩的原罪,只是因为他们不需要男人和孩子,而这两种事物本来可以换取女性对家长权威的服从。”老女孩通过拒绝加入性缘关系的方式,揭开了伴侣和其他家庭成员实际面临的恐慌,他们感到了冒犯,害怕面对这样一个事实:他们的感情和关系,有时根本与爱情和幸福无关。
于是,他们侮辱单身女人“性冷淡”,却不使用“性无能”这个词,因为如果说她变得无能的话,就是在暗示她本来应该是有能力的,而这是男性的特权,所以才使用了性冷淡这个词,指向的是女性自然状态的失序,而这个自然状态的意思,就是女人在男人面前,本应当表现出快感或欲望。除此之外,文学影视作品和民间故事中,关于歇斯底里的、蓬头垢面的、孤僻怪异的老女人形象更是数不胜数。
事实上,当你跳出以性缘关系构建的评判框架,就会很明显的发现,这些不过是他们构建起来的“女人不按规矩办事的代价”,是长久的社会规训有意将老女孩和好女人区隔开,以便更好地实现支配。
一旦你懂得尊重自己,爱自己不再等着另一个人来让自己完整你就会发现,你完全可以发出另一种声音,你的生活仍然是正常的,甚至是更自由更接近自我的生活。如作者所言,我的择偶标准将变成:一个我不需要的人。
「“老女孩”的真相——我可以长成大树,也可以享受荒芜」
当你选择不再花费这么多时间在爱情身上,不再围绕这个主题安排你的全部生活,你会发现你将拥有大量的自己可支配的时间,你可能会在这个宽广的森林里感到茫然和失序、也会感到寂寞和虚无,于是你不得不接受这样的真相:选择做一个老女孩,必须学会自己对自己负责。
“说真的,除了享受自由之外,我还能用这么多没人管的时间做什么呢?”很多人可能会陷入这样一种误区,似乎我们的人生若是在个人问题上没有得到圆满,就必须要用一场宏伟的奇遇加以弥补。
但作者认为,不进入亲密关系的生活方式,也不过只是一种正常的、普通的生活选择。这种正常化,是一种去污名化,也是一种接纳的开始。“我没有在任何地方插上我的旗帜,也没有取得任何非凡的成就,但我学会了如何丈量自己的梦想。我认识许多夫妇,不管有没有孩子,在幸福生活了几年之后,他们都开始觉得后悔。要不是我得努力工作供我的伴侣完成学业,我本可以…要不是我有孩子,我本可以…一个人生活久了,虽然没人可供我追随,我可以全身心集中在自己的欲望之上,但这些‘本可以’的可能性在我这里依然没有落地。这些梦想,或者我自认力是梦想的梦想,还是会被其他借口绊住。工作忙、没时间、钱不够,再或者,水星逆行、流年不利、预约了眼科医生实在无法取消、母亲的大寿要到了、供职的杂志社又要到周年了、根本不熟的朋友要过生日了、在我犹豫不决的间隙票价涨得太厉害了⋯⋯我所做的,并不比我不那么自由时所做的多,也并不比我不那么自由时所做的少。当我无法再借助那些最被普遍接受的借口来为自己没能做到自己曾说过想做的事而辩白,我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解放(只要你克服了那种一无是处的感觉)。它让我从后悔、沮丧和对他人的怨恨中解脱出来了。我独自一人,自由行动,我能对自己的渴望和失败负全部责任。”
是的,当你选择成为“老女孩”,你所获得时间浓度就会加剧,你仿佛无限拓宽了时间的边界,而你是时间的国王。但你并不一定非要建造什么,作者为这广阔无垠的时间森林搭建了路标:“我的梦想懒懒的,我的成就也是如此。我的独身生活并没有给我带来非凡的命运,没有给我带来令人惊叹的冒险,也不会让别人在乡间小屋里为他们不能像我一样得偿所愿而叹息。我不会有一番非凡的事业,不能发现某个拯救世界的化学分子,无法在法兰西体育场办上三场座无虚席的演出,也拯救不了北极熊。现在、将来,我都会过着平凡而普通的生活。但我已经尽可能地选择了我的人生,不会因此对任何人有怨言。在这样的生活中,我可以成为自己唯一的守护者。”
「想象一个“老女孩”的世界———你首先是你自己」
我们太过缺少一种对无性缘关系的生活的想象力。但是我们也确实听到了一些微弱的声音。
《何时是读书天》是我很喜欢的一部电影。这部电影讲的是独身的大场美奈子在超市做收银员,每天早上还兼一份送奶工作,每天工作结束后,她会回到家中,一个人品味堆满的书籍。在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我会被女主角的平静、自足所深深感动。她不是衣衫褴褛的、丑陋的、偏执的老女人,她开朗、有社交生活、也会孤单,但更多的,却是一种精神的丰满。

一如作者说,但你选择成为老女孩,你就可以像洗碗一样,专注于自己正在做的事情。“我把自己从欲望和浪漫、忠诚的波动中解放出来,并不是为了把节省的时间用来理解量子物理,或者攻读博士学位,更不是用来学习什么能让我成公司灵巧干将的技术。我用这些时间记下那些陌生的鸟的名字,边学画梵文字母边劝慰自己总有一天我能够读懂梵文,学编织,学习更好地理解怎么完成下犬式,阅读那些仅仅是为了娱乐的小说。我永远不会用这些零散的知识来验证我从中获得或增长了什么技能,但这些知识不断创造着行动、生活和好奇心。无目的地学习,无目的地思考,并努力为此创造尽可能多的空间,这不正是我们作为人类唯一的余地、唯一真正的自由吗?”
金荷娜、黄善宇的书籍《拼团生活》、去年热播的日剧《两个人的住宅区》,也是在构建着这样一种想象。当你不通过性缘关系、婚姻、孩子的“帮助”,自己长成了一个独立的“大人”的时候,我们完全可以与其他人建立起一种互助、尊重、互相陪伴的新型关系。“一种在别处的爱”
在书中,作者提到了一本小说,名叫《她的国》,这本书描述了在性完全消失的单性社会中有着怎样的和谐氛围,也描述了抵达那里的探险者,有多么不理解,他们惊讶于自己没有受到张开双臂的欢迎,也讶异于女人们居然没有迫切抓住他们让他们帮忙修理东西,并学习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我想,我们也许不需要构造一个像这样的单性别社会,但是我们完全可以想象并建造一个无性缘关系的生活方式,且这个社会应该宽容、允许、甚至欢迎这样的生活占据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