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思故我在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我思故我在。————笛卡尔

图片源于某次去看上海复古生活展。这个展览的主题是围绕着“复古”。力图还原六七十年代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诸如搪瓷杯、麦乳精、永久自行车、缝纫机、梅花手表、旗袍等等。对于生活在那个年代的人们来说,这样的一种展示也算是一种对过去生活真实的还原。或者这也就是策展者的用意所在,透过现在的眼光去发现过去的物品所呈现的“新鲜感”,并对过去生活智慧的做出新的理解与判断。以剪影的方式将近代上海历史人物与生活物品一片片串联起,让人们意识随着时光的流逝,生活观念以及时代的细微变化。如果将目光聚焦西方哲学史,也以这样的方式将哲学代表人物和哲学学派做成剪影,以时光为线,串联而成的就是《认识世界—普莱希特哲学史》。

由德国著名哲学家、时事评论家及作家理查德·大卫·普莱希特以西方哲学为背景创作的一部关于哲学的哲思史。以通俗易懂的语言、故事化叙事的表现形式梳理了不同时代背景下的哲学家生平及思想,并结合社会生活及经济生活进行讨论和评价,进而用当今的眼光进行归纳整理并区分其优劣,对于哲学大众化起到了深远的意义,得以让哲学更平易近人且回归生活化,并帮助人们去理解哪些尚未理解的东西。

作者以拉斐尔在梵蒂冈宫廷为教皇尤里乌斯二世创作的一幅与哲学相关的画作—雅典学院的的创作背景提纲挈领的引出对古代哲学“原貌”的反思——即在象征与假装的真实中来回闪烁。这也是作者对于古代哲学理论进行审视而慎重的梳理方式。毕竟一览无余只是一种错觉。而第一卷的重点围绕着政治—经济问题以及自然哲学问题上。
【快乐理论】

黑5作为对美国圣诞节大促的认知已经逐步通过亚马逊平台扩散到国内人群中去。而作为制造这个节日的主办方本着通过圣诞节的传统互赠礼物的机会,试图通过大型的促销活动和优惠力度,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进而产生疯狂的购买力从而为商家达到清除库存,实现巨大盈利的目的。由于消费者被压制的欲望产生的购买力让这个星期五上满满都是代表盈利的“黑色”,因而这天被称之为黑色星期五。在国内,商家为了刺激消费者的欲望也凭空制造了两个购物节——6.18以及双11,加之后来开拓的双12,一年被分成了几次收割的时令。

就在5.20日,京东和天猫同一天启动6.18大促。到2021年,6.18已经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了第18个年头。6.18的概念深入无数不同年龄层的心中。随着节日的临近,各类电商网站的点击率频频上升,购物车内堆积的物品越来越多。曾有媒体在购物节期间拜访用户,用户表示6.18购物节的采购一种是释放压力,能带来快乐和满足的行为。
这样感官上的快乐,作为曾经是购物大军一员的我是能感同身受的。每一次添加得到的心理满足等同于购买,在不断的添加的过程中,时间飞速流逝。这样短暂的快乐带来的是无穷的痛苦,对欲望无法彻底充盈的痛苦。这些反思让我联想到书中对伊壁鸠鲁快乐理论的梳理。
在【错误生活中的正确生活】章节里,作者就伊壁鸠鲁的哲学要点做了梳理,即:意志自由、感觉的真理以及快乐之于生活的重大意义。这里的快乐虽然是来自感觉,但终于节制。
归根究底来说,伊壁鸠鲁的学说不是如何获得快乐的哲学,而是讲述如何避免痛苦的哲学。那么如何避免痛苦呢?
按照他的观点是人们不是通过增加自己的财产,而是减少自己的欲望让自己实质上变得富足。也就是做减法。

而这样的理论与石涛那句“人为物蔽,则与尘交,人为物使,则心受累多么的相似,更与日本流传过来的“断离舍”的理念相吻合。在物欲横流的当代,人们自以为的快乐充斥着对欲望的贪婪。从而无法得到心灵上的宁静。而通过对欲望的节制,剔除不必要的欲望之后,在基本需求得到满足之后,追寻的是精神上的宁静与快乐。
作者在梳理伊壁鸠鲁的理论同时也追本溯源的挖掘出快乐理论的源头,同时就各自的演化方向给了明确的解释,诸如追求快乐的强度或是追求快乐的所谓道德性。然而这些都能从近现代生活中发现点滴的相似之处。
让我对哲学来源于生活又重新回归到生活中去的这样一个动态流转过程感到了好奇。仿佛看到了一个崭新的世界。其实哲学离我们并不遥远,所谓的哲学的日常化,生活化是尤其来源的。
而对另外一种痛苦—面对死亡的恐惧,伊壁鸠鲁在给友人的信中如此写到:所有坏事中最糟糕的,也即死亡,是与我们无关的,因为只要我们还活着,死亡就不会来,而当死亡到来时,我们就不复存在了。
伊壁鸠鲁用一种心境平和的态度去面对生活中的哲学,引领着人们学会做减法,而不是一味无休止的通过加法填满无底深渊。这样一种对精神上的治疗哲学是由他所开创的。
诚然他以自己的生活实践来贯穿所秉持的理念,他在即将因病离世前写给伊多梅扭斯的辞别信中表述相较于悲痛于病情,他更在乎与友人的谈笑风生。
如此有着生活大智慧的人或许更明白自我调整和管理的重要性。哪么就让哲学在生活中生根发芽吧。
在我们试图追逐用刷各种网贷购买超出自身支付能力范围的物品填满所谓快乐的无底洞时,何不静静的花一个小时,读一读西方古代哲学史,站在巨人们的肩膀上审视并思考哪些重复出现的所谓历史教训并不断上演的轮回性。
点燃思考与理性之火,照亮世界并照亮自己。